美国每年有数十万儿童被家庭领养,但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在新家庭获得健康保险。马里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8月4日发表在《健康事务》上的研究显示,领养类型(国内或国际)和领养人公民身份会显著影响儿童的保险覆盖情况。
研究共同作者Jamie Fleishman指出:"领养儿童通常有更多独特的健康需求,比如认知或身体发育问题。过往多数未区分不同领养类型的研究显示,领养儿童普遍有保险覆盖。但我们的研究细分四类领养情况后发现,某些群体儿童的无保险率非常高,特别是由美国境内非公民领养的家庭。"数据显示这类群体中近三分之一(30.7%)完全没有健康保险。
作为中国跨国领养者,Fleishman本身被美国父母从中国领养的经历促使她开展了这项研究。她在2024年获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时,这项聚焦健康公平的研究成为其硕士论文基础。
研究团队分析了2018-2022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对比了居住在户主家庭的17岁以下领养与非领养儿童情况。研究特别区分国际与国内领养类型,并进一步根据领养人公民身份细化分类。数据显示,美国公民通过国际领养的儿童与本土出生儿童享有同等的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或儿童健康保险计划(CHIP)资格。
"我们的研究清楚表明不能将领养儿童视为同质群体。国际与国内领养儿童在领养人公民身份、收入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政策制定需要正视这些差异。"研究合作者、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Yue Dahai强调。他同时指出,未被研究的其他潜在因素可能导致了这种差异,但数据已经明确显示这些群体需要专门的政策关注。
研究发现的关键差异包括:
- 国际领养且领养人非美国公民群体:无保险率30.7%,私人保险覆盖率低12.1个百分点,公共保险低9.1个百分点。这类领养人更可能与儿童同种族、处于贫困线以下且无房产。
- 与非生物学父母亲属同住儿童:无保险率7.3%,更可能来自低收入家庭。
- 国内领养儿童中56.2%享有私人保险,美国公民国际领养儿童89.1%有私人保险,非领养儿童为63.8%。
- 医疗补助计划覆盖率最高的是国内领养儿童及与非生物学父母亲属同住儿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公民国际领养儿童反而比非领养儿童具有更高保险覆盖率,显示政策倾斜的有效性。研究团队呼吁通过针对性政策改进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