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BS
夜间暴露于强光——包括在手机上滚动浏览或开着电视入睡——可能增加罹患严重心脏问题的风险。
由阿德莱德(Adelaide)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主导、涉及近8.9万名40岁以上人群数据的新研究发现,夜间暴露于最强光线的人群心肌梗死风险高出47%,心力衰竭风险也高出56%。
“这是首个大规模研究证明,夜间单纯暴露于光线本身就是心脏病的一个强有力且独立的风险因素,”主要作者丹尼尔·温德雷德博士(Dr Daniel Windred)表示。
“通过反复在本该黑暗的夜间暴露于强光,扰乱身体内部生物钟,会增加罹患危险心脏问题的风险。”
该研究团队来自弗林德斯健康与医学研究所(Flinders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s)的睡眠健康部门,该机构曾参与2024年SBS纪录片《与迈克尔·莫斯利博士的澳大利亚睡眠革命》(Australia’s Sleep Revolution with Dr Michael Mosley)。
研究追踪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志愿者佩戴在手腕上的光传感器收集的逾1300万小时光线暴露数据,同时对参与者的心血管记录进行了9.5年的随访。
即使考虑吸烟、饮酒、饮食和运动等其他风险因素,研究发现“最亮夜晚”的个体罹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仍显著高出23%至32%,与“最暗夜晚”人群相比。
研究还观察到中风和心房颤动(心跳不规则或过快)的风险大幅上升。
尽管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与轮班工作者和居住在明亮城市人群观察到的心血管风险升高一致,但表明受强光影响的远不止这些群体。
“日常习惯,如在床上浏览手机、开着电视或卧室灯光入睡,都可能使你暴露于潜在有害的光线水平,”安德鲁·菲利普斯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Andrew Phillips)指出。
“我们讨论的并非极端案例——即使低水平的室内光线也会干扰身体自然节律。”
鉴于先前研究已表明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调节睡眠的褪黑激素(melatonin),这项研究为避免在床上使用手机提供了又一理由。
菲利普斯表示,人们还可通过使用遮光窗帘和调暗灯光来降低夜间光线带来的健康风险。
研究指出,通常心力衰竭风险低于男性的女性,似乎对光线干扰生物钟的影响尤为敏感。
研究作者承认其局限性,包括未获取光线暴露来源信息,这意味着无法调整夜间光线暴露的“行为相关因素”——例如“来自刺激性数字内容的光线”。
尽管如此,他们呼吁进一步研究家庭、医院和城市的照明指南,以帮助减少夜间光线暴露。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身体的生物钟,”资深合著者肖恩·凯恩教授(Professor Sean Cain)表示。
“保护我们的自然睡眠节律可能是对抗心脏病的有力方式。”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