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审核:乔纳森·珀特尔(Jonathan Purtell),注册营养师
核心要点
- 两种豆类均富含支持肠道和心脏健康的纤维、蛋白质及矿物质。
- 黑豆含更多抗氧化剂和纤维,有益肠道健康与血糖控制。
- 斑豆钾含量更高,有助于调节血压。
豆类是最简单实惠的营养补充方式之一。但若在罐头货架前纠结于黑豆与斑豆哪个"更优",真相是:无论选择哪种都不会出错。
黑豆含更多支持肠道健康和血糖调节的抗氧化剂与纤维,而斑豆则富含调节血压的钾元素。
黑豆与斑豆营养成分对比
两种豆类均富含纤维和蛋白质,支持肠道、心脏及血糖健康。
"主要差异在于黑豆纤维和多酚含量略高,斑豆则提供更多钾和叶酸,"Balance One注册营养师特里斯塔·贝斯特(Trista Best)解释道。
营养成分详情如下:
| 营养成分 | 黑豆(1杯熟制) | 斑豆(1杯熟制) |
|---|---|---|
| 热量 | 227千卡 | 245千卡 |
| 蛋白质 | 15克 | 15克 |
| 纤维 | 15克 | 15克 |
| 碳水化合物 | 41克 | 45克 |
| 脂肪 | 低 | 低 |
| 镁 | 120毫克 | 85毫克 |
| 钾 | 611毫克 | 746毫克 |
| 叶酸 | 256微克 | 294微克 |
Yi Min Teo营养机构注册营养师张仪敏(Yi Min Teo)指出:"这些细微差异通常会相互平衡。提供健康益处的关键在于豆类摄入总量的持续性,而非豆类品种本身的差异。"
黑豆对肠道健康或更具优势
谈及肠道健康,两种豆类表现均佳。张仪敏表示:"每杯豆类均含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混合物,这对健康消化至关重要。"
这种组合有助于调节消化过程、滋养有益肠道细菌并提升短链脂肪酸产量,为肠道微生物提供能量。
黑豆可能更具额外优势。其深色外皮富含多酚,能与肠道菌群互动,促使菌群转向抗炎及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的状态。
不过,若易出现腹胀,斑豆可能更易耐受。贝斯特建议:"对凝集素敏感、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或腹胀困扰者,充分烹煮或捣碎的斑豆可能更易消化。应根据症状调整食用量和烹饪方式,若消化状况不稳定请咨询医疗人员。"
斑豆或有助于降低血压
豆类因其独特的纤维、蛋白质及植物化合物组合而广为人知具有心脏保护作用。黑豆和斑豆中的可溶性纤维在消化过程中结合胆固醇并将其排出体外,长期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水平。
其低钠高镁特性也支持血管健康,有助于调节血压。
贝斯特指出:"斑豆在钾含量方面略占优势,每杯比黑豆多约20%,这对血压控制尤为有利。"钾元素还能促进红细胞生成,通过放松血管壁和维持体液平衡来抵消钠的影响。
黑豆对血糖支持或更佳
两种豆类均属消化缓慢的碳水化合物,能有效预防餐后血糖飙升。它们含有抗性淀粉——一种在肠道中表现更接近纤维的碳水化合物类型,尤其在烹煮冷却后含量更高。
但在血糖控制方面,黑豆略胜一筹。贝斯特解释:"黑豆含更多抗氧化剂、更高纤维量及更低血糖影响指数,尽管两者都营养丰富且极其健康。"
如何选择豆类?
归根结底,持续性最为关键。无论选择哪种,您都将获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的有益组合,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核心建议:选择您能长期坚持食用的豆类,"张仪敏总结道。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