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数字孪生体研究荣获临床科学詹姆斯·T·威勒森奖Heart digital twin research wins James T. Willerson Award in Clinical Science - Johns Hopki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bme.jhu.edu美国 - 英语2025-11-12 17:26:44 - 阅读时长2分钟 - 892字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与圣乔治大学医院合作研究团队利用个性化心脏数字孪生体技术精准定位心律失常病灶并指导治疗,该突破性成果荣获《循环》期刊2025年临床科学詹姆斯·T·威勒森奖;研究通过18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磁共振影像构建高精度数字模型,首次实现数字孪生预测与临床侵入式测量的验证对照,成功识别出所有患者的心电异常区域,为导管消融术提供精准靶点,显著提升手术有效性并降低生命威胁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风险,标志着人工智能驱动的心血管诊疗进入新阶段。
心脏数字孪生体健康瘢痕依赖性室性心动过速VT导管消融术詹姆斯T威勒森奖精准定位个性化模型心律失常基质异常心电生理异常消融靶点
心脏数字孪生体研究荣获临床科学詹姆斯·T·威勒森奖

心脏数字孪生体研究荣获《循环》期刊临床科学詹姆斯·T·威勒森奖。2025年11月11日,一项利用个性化心脏数字孪生体精准定位心脏异常并指导治疗的协作研究,被授予《循环》期刊2025年临床科学詹姆斯·T·威勒森奖。该奖项旨在表彰过去12个月在该期刊发表的最佳临床论文。

获奖论文《个性化心脏数字孪生体检测瘢痕依赖性室性心动过速中的基质异常》由圣乔治大学医院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心血管诊断与治疗创新联盟(ADVANCE)联合完成,研究工作由生物医学工程系Murray B. Sachs讲席教授娜塔莉亚·特拉亚诺娃(Natalia Trayanova)主导。第一作者迈克尔·C·韦特(Michael C. Waight)于11月9日在新奥尔良举行的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获颁此项成就。

特拉亚诺娃表示:“本文首次通过侵入式临床测量验证了心脏数字孪生体的预测能力,此前从未实现。结果显示,数字孪生体成功预测出每位患者的所有心电生理异常。”该研究针对18例因瘢痕依赖性室性心动过速(VT)——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计划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患者,构建了个性化心脏数字孪生模型。

研究过程首先利用对比增强心脏磁共振图像构建患者心脏的精细有限元网格,随后将区域心电生理特性应用于这些网格,创建个性化数字孪生体。这些模型通过快速起搏协议模拟VT诱发过程,精确定义VT电路,最终识别出可终止所有VT的最优消融靶点。

研究证实个性化数字心脏模型具有高度精确性。当研究人员将模型预测结果与患者实际数据比对时,发现预测的“问题区域”正是心脏电信号迟滞或异常的确切位置。这种精确定位能力验证了该技术显著改善基质导向消融的潜力,使医生能直接靶向心律失常源头,大幅提升手术有效性。

完整作者名单包括:迈克尔·C·韦特、阿迪提约·普拉科萨、安东尼·C·李、尼克·邦斯、安娜·马尔钦尼亚克、娜塔莉亚·A·特拉亚诺娃和马格迪·M·萨巴。

(图中自左至右为安东尼·C·李、迈克尔·C·韦特、娜塔莉亚·特拉亚诺娃和马格迪·M·萨巴,在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展示2025年临床科学詹姆斯·T·威勒森奖)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