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在《营养素》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奶酪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可能较低。
他们的研究结果基于65岁及以上的日本人群,表明每周食用奶酪者比不食用奶酪者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尽管在调整了多种社会经济和健康变量后,残余混杂因素仍不能完全排除。
背景
白霉奶酪(如卡芒贝尔奶酪)的消费量显著,7.8%的每周食用奶酪者报告食用这些发酵品种,表明传统欧洲风格奶酪在日本越来越受欢迎。
痴呆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预计到2050年将影响超过1.5亿人。作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日本面临急剧上升的趋势。研究人员预计,日本痴呆症病例数量将从2022年的440万老年人增加到2040年的580万。
这一日益加重的负担既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压力,也给面临认知能力下降者的家庭带来压力。尽管医学有所进步,但治愈性治疗仍然有限,针对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的当前预防策略变得至关重要。其中,饮食已成为一个潜在的保护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食物可能影响大脑健康。
特别是奶酪含有维生素K₂、肽和益生菌等生物活性化合物。这些可能通过抗炎和代谢机制支持神经保护。然而,关于乳制品消费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联系的流行病学发现在不同研究中不一致。
为解决这些差距,本研究的作者专注于乳制品摄入量相对较低的日本老年人群体。采用观察性队列设计,他们旨在确定习惯性食用奶酪是否与降低痴呆症风险相关。他们的目标也是为老龄化社会的公共卫生提供相关的现实世界流行病学证据。
关于本研究
蓝纹奶酪很少被消费,仅在0.5%的奶酪食用者的饮食中出现,这反映了文化口味偏好或市场供应有限。
作者使用2019年日本老年学评估研究(JAGES)调查数据,结合2022年的长期护理保险(LTCI)记录,进行了一项纵向队列研究。该研究包括65岁或以上、之前未获得LTCI福利认证的社区居住成年人。
在26,408名调查受访者中,排除数据缺失或不完整的参与者后,10,180人符合资格标准。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来控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健康状况、日常生活工具性活动(IADL)和记忆抱怨等潜在混杂因素。
在1:1最近邻匹配后,纳入了7,914名参与者,其中3,957名为奶酪消费者,3,957名为非消费者。奶酪消费被定义为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奶酪。痴呆症发病率根据三年随访期间指示痴呆症的新LTCI认证确定。
主要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消费者与非消费者之间新发痴呆症的风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s)。使用标准化均值差异确认协变量平衡。随访持续到痴呆症诊断、死亡、迁出或2022财年结束。
主要发现
一个独特的"其他"奶酪类别占摄入量的5.2%,表明除了主流分类外,可能存在消费当地日本品种或特色产品的现象。
大多数奶酪消费者(72.1%)报告每周食用奶酪一到两次,加工奶酪是主要类型(82.7%)。在三年内,134名消费者(3.4%)和176名非消费者(4.5%)发展为痴呆症,相当于绝对风险降低1.06个百分点(大约每1000人减少10.6例)。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消费者中痴呆症的累积发病率显著较低。在Cox比例风险分析中,奶酪消费与痴呆症风险降低24%相关。当进一步调整水果、蔬菜和肉类或鱼类摄入等饮食习惯后,这种关联仍然显著,尽管略有减弱,为21%。
限制平均生存时间分析显示,无痴呆症生存的平均差异约为7.7天,有利于奶酪消费者。这些发现表明,即使是适度的奶酪消费,每周至少一次,在短期随访期间与老年人痴呆症发病率较低相关。
结论
该研究发现,每周至少食用奶酪的老年人在3年内患痴呆症的风险低21-24%,这与先前证据一致,表明发酵乳制品对认知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奶酪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益生菌、肽、抗氧化剂和维生素K₂,可能促进血管和神经健康,尽管大多数参与者食用的是加工奶酪,其生物活性化合物水平可能较低。
痴呆症病例的绝对减少是适度的,但在人群水平上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奶酪摄入量较低的日本。
该分析的优势包括大型基于人群的队列和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对混杂因素的严格控制。然而,饮食数据仅收集一次,未测量份量和基因型,且痴呆症诊断基于行政记录,限制了精确性和普遍性。
作者还披露,该研究部分由日本乳制品制造商明治有限公司(Meiji Co., Ltd.)资助。然而,资助方在数据执行、分析或解释以及手稿撰写方面没有任何作用。
总的来说,习惯性食用奶酪可能支持认知健康,但未来研究应阐明最佳摄入水平、奶酪类型和生物机制。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