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2025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 2025)上公布的ANDES(左心耳封堵术后装置相关血栓预防的抗血栓治疗)试验最终结果,为左心耳封堵术(LAAO)后的术后治疗提供了重要见解。
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 在预防装置相关血栓形成(DRT) 方面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同样有效,同时显著降低了出血风险。
LAAO通常用于中风高风险但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装置植入后,装置表面仍可能形成血栓。传统上,医生会在术后开处方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至三个月。然而,这种标准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存在出血风险,尤其在老年人和多种合并症患者中。ANDES试验旨在确定基于DOAC的方案是否能在提供同等血栓预防效果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成功接受LAAO的患者。参与者在术后立即被随机分配接受DOAC或DAPT方案。主要疗效指标是60天时装置相关血栓的发生率,而主要和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出血事件是主要安全性终点。大多数入组患者为老年人,CHA₂DS₂-VASc评分高,且被认为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风险均高。
试验结果如下:
- 60天后,DOAC组和DAPT组在装置相关血栓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 总体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先前的登记数据一致。
- 接受DOAC治疗的患者出血并发症较少,包括胃肠道和穿刺部位出血。
- DOAC组净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较低。
- 接受DOAC治疗的患者短期安全性结果更佳。
根据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虽然DOACs与DAPT相比并未降低血栓发生率,但显然提供了更优越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短期DOAC治疗可作为LAAO术后DAPT的一种更安全替代方案,尤其适用于出血高风险患者。
研究结果还强调,除系统性抗凝外,其他因素——如装置设计、内皮化不全或装置周围渗漏——可能在血栓形成中起更大作用。尽管疗效相似,但DOACs的安全性优势使其成为LAAO术后护理的实用选择。
研究人员强调,需要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研究来确认DOACs的短期安全性优势是否能转化为改善的长期结局,包括中风预防和晚期装置相关血栓。在此之前,ANDES试验为心房颤动患者提供了宝贵证据,支持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的个性化LAAO术后抗血栓策略。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