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2019年5月发表的研究指出,心力衰竭相关死亡率上升趋势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显著,且非裔美国人受影响最为剧烈。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医学助理教授、芝加哥西北医学中心心脏病专家萨迪亚·汗医学博士表示,2017年数据显示,美国35至64岁人群中,非裔男性心力衰竭相关死亡率较白人男性高出2.6倍,非裔女性较白人女性高出3倍。她指出:"超过半数非裔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且肥胖与糖尿病高发,这解释了部分死亡率差异。除风险因素差异外,医疗资源获取不平等导致预防和诊断不足,我们必须改善全体美国人的医疗可及性。"该研究分析了美国疾控中心1999至2017年间4772.8569万份死亡证明数据:35至84岁美国成年人中心力衰竭死亡率从1999年每10万人79例降至2012年每10万人54例,但此后开始回升,2017年达到每10万人59例。针对白人与非裔美国人的对比研究显示:1999年非裔男性心力衰竭死亡风险较白人男性高1.16倍,2017年升至1.43倍;非裔女性风险则从1.35倍增至1.54倍。
为何非裔美国人趋势更为严峻
德克萨斯州普莱诺市贝勒斯科特怀特遗产心脏中心心脏病专家莎拉·萨马安医学博士表示:"这些数据并不意外。心力衰竭常是未治疗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后果,肥胖、不良饮食及久坐生活方式很可能是此趋势的驱动因素。"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少数族裔健康办公室数据显示,约五分之四的非裔美国女性超重或肥胖,远超其他群体。萨马安博士补充道:"许多非裔美国人居住在医疗资源匮乏社区,高血压等前驱疾病的诊断常延迟至出现心力衰竭、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等严重后果。基于历史治疗不平等的医疗体系不信任感,也可能导致部分人延误就医用药。"
降低心力衰竭风险指南
汗医学博士强调,尽管需进一步研究心力衰竭死亡率差异的成因,但心力衰竭完全可预防:"虽然我们尚未完全掌握死亡率变化的驱动因素,但积极管理风险因素至关重要。请咨询医生、监测血压并评估心力衰竭风险——这对死亡率最高的非裔群体尤为关键。"研究者指出,鉴于心力衰竭死亡率预计持续攀升,美国健康状况正出现倒退。1970至2010年间,通过血压胆固醇管控及戒烟政策成功降低了心脏病死亡率,因此"面对当前心力衰竭带来的重大死亡负担,亟需实施全民政策以消除种族差异,并在生命早期阶段开展心力衰竭预防工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