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少量食用超加工食品相比,高比例摄入这类食品的饮食与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相关,一项新的美国研究指出,这可能解释了为何年轻成年人中该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
超加工食品通常指即食或即热类食品,含有高浓度糖分、盐分、饱和脂肪及食品添加剂以延长保质期,例如工业化生产的面包、早餐谷物和速食汤品。科学家表示,多个国家20至40岁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速度已超出单纯遗传因素所能解释的范围,这促使医学研究者开始审视饮食变化、体重、体力活动水平及饮酒模式等生活方式因素。
现由哈佛大学主导的"护士健康研究II期"对近3万名女性参与者进行了24年追踪,发现高摄入超加工食品者患结直肠息肉(癌症前驱病变)的风险比低摄入者高出约1.45倍。参与者每四年通过食物问卷进行自我报告。
"现有证据表明,限制超加工食品摄入存在合理依据。"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胃肠病学家安德鲁·陈博士表示。作为周四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该研究的共同作者,陈博士指出超加工食品带来的额外风险程度与肥胖或缺乏运动相当。
多伦多森尼布鲁克医院奥黛特癌症中心外科肿瘤学家谢迪·阿什马拉博士表示,他对这项研究印象深刻,因其与他日益增多的年轻患者诊疗经验相吻合。"在减少超加工食品摄入方面,我最简单的建议是尽己所能。"阿什马拉说。
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副教授、注册营养师拉塞尔·德索萨给出了类似建议:"尽量限制超加工食品——它们通常高糖、高盐、含不健康脂肪但营养匮乏,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甚至癌症风险,且设计初衷就是刺激过量进食。只要可能,优先选择新鲜全食物。"营养师鼓励加拿大人尽可能在家用全食材烹饪。
尽管超加工食品与结直肠癌的关联尚未如家族病史、肠道息肉或超重等主要风险因素那样确凿,但德索萨指出哈佛团队在排除体重和糖尿病因素后仍观察到显著效应。其他研究也已将这类食品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相关联。
"超加工食品与心脏、大脑及肠道疾病的关联一致性表明真实风险。食物是我们每日可控因素,向全食物的小幅转变能产生重大影响。"德索萨强调。
对于结直肠癌预防与治疗,阿什马拉呼吁医疗系统利用此类研究结果:一是加强公众对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的及时检查意识;二是考虑将居家检测套件和结肠镜筛查的推荐年龄从现行50岁下调。
阿什马拉解释,年轻患者确诊时癌症往往已发展到出现症状阶段,而老年患者通常在息肉演变为晚期癌症前就被检出。陈博士则提出更广泛的社会层面问题:"我们是否应通过食品标签或调整食品监管思路等措施,限制人群接触超加工食品?这些观察到的关联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值得社会共同解答。"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