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KD)有时被称为"隐形流行病",因其早期阶段难以察觉,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九大死因,每年夺走更多生命并对公共卫生造成日益沉重的负担。
由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研究人员在《柳叶刀》上发表的全球分析显示,在过去三十年间,慢性肾病患者数量已翻倍多——从1990年的约3.78亿人增至2023年的近7.88亿人。
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口老龄化、不健康饮食、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驱动——这些因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
研究人员发现,肾功能下降导致近八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死亡。
慢性肾病发生时,肾脏逐渐丧失过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液体的能力。
由于该病早期症状极少或无症状,许多人直到不可逆损伤发生时才被误诊,而这通常意味着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全球疾病负担(GBD)团队利用了2200多个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登记册、调查和已发表研究。
他们还采用了高级统计模型来估算肾功能障碍对其他疾病死亡率的贡献。
该研究估计,全球14%的成年人目前患有某种程度的慢性肾病。仅在2023年,该病就导致150万人死亡,较1993年经人口调整后增长了6%。
中国和印度位居全球前列,受影响的成年人分别达1.52亿和1.38亿。但负担远不止于亚洲。
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其他几个国家每国报告病例均超过1000万。总体而言,慢性肾病影响了全球约14%的20岁以上成年人。
区域差异显著。患病率最高的是北非和中东(18.0%),其次是南亚(15.8%)和撒哈拉以南非洲(15.6%)。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包括伊朗、海地、尼日利亚、巴拿马和墨西哥。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最优老龄化中心主任约瑟夫·科雷什博士表示,慢性肾病很常见、破坏性大,且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为主要健康威胁。
他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迫切需要加强早期检测和更有力的预防护理。"
统计数据背后是一个严重不平等的故事。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包括透析和移植在内的肾脏替代治疗获取仍然有限且不均衡。
在高收入国家,此类治疗是常规的。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些治疗往往难以获得。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