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悉尼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将女性院前中风识别准确度提升至男性水平,将为所有澳大利亚人带来显著健康效益和成本节约。
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通过健康经济模型估算若女性缺血性中风识别准确度达到当前男性水平,相较现状可获得的长期生命延长年数(QALYs)及节省的医疗成本。研究显示,女性急诊医护人员正确识别中风的概率比男性低11%。
研究通讯作者、西悉尼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及转化健康研究所副教授雷·斯(Lei Si)表示:"若达到男性诊断水平,女性平均可多获得51天寿命和近一个月的完美健康期,同时为每位患者节省近3000澳元医疗费用。从全国范围看,这相当于每年新增250生命年、144质量调整生命年及540万澳元医疗储蓄。"
"准确及时的院前中风识别可提高在关键60分钟治疗窗口内接受静脉溶栓(IVT)的几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医疗成本。"
现居乔丹泉(Jordan Springs)的凯利·瑞安(Kelly Ryan)2020年9月经历脊椎按摩导致双侧椎动脉撕裂后,出现小脑部位中风。当时她出现平衡障碍、复视模糊、呕吐和冰锥式头痛等症状,却被错误诊断为眩晕和偏头痛。
目前通用的中风识别F.A.S.T协议(面部下垂、手臂无力、言语困难、及时就医)未能涵盖所有中风类型,特别是瑞安经历的平衡障碍、视觉改变和恶心等症状。虽然男女都可能出现F.A.S.T阳性症状,但女性更易出现细微的附加症状,容易被忽视。
"最初被当作普通偏头痛和眩晕,耗时六小时才做CT扫描,两周后才确诊中风。若能早期识别,我本可能成为溶栓药物治疗的合适人选。"瑞安说道,"全球很多人经历了相似情况,医疗人员过度依赖F.A.S.T标准,导致像我这样的患者被漏诊。"
该研究由西悉尼大学、悉尼大学(UNSW Sydney)和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澳大利亚/英国)团队联合开展。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