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一类影响心脏功能和结构的严重疾病,其涵盖范围广泛,从冠状动脉疾病到心力衰竭等。心脏病发作(即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医疗紧急情况,当心脏某部分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时发生。这种情况下,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水平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这些风险因素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例如,哥伦比亚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超过150分钟的身体活动能够将糖尿病前期逆转为正常血糖水平的概率提高四倍。此外,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是逆转该状况的重要障碍。
在最新的研究中,HonorHealth研究所进行了一项为期8年的临床试验,使用非手术技术对一种通常致命的低血压——“结构性休克”进行了治疗。结果显示,86%的患者至少存活了3个月,而73%的患者存活了至少6个月。这一突破为结构性休克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了PIEZO2离子通道在冠状血管形成中的关键作用。由Annette Hammes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触觉刺激传导背后的机制。
除了上述发现外,另有研究表明,通过唾液中的分子标记物可以预测个体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这为精准医学和早期疾病诊断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尽管近年来美国的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了66%,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死亡人数却急剧上升,成为新的公共卫生挑战。专家指出,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及遗传因素有关。
此外,针对特定人群的研究也有了新进展。例如,退役赛艇运动员因长期心脏重塑和多基因遗传易感性,患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了近三倍。这些结果强调了运动与心脏健康的复杂关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