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 O’Donoghue 医学博士是马萨诸塞总医院布里格姆医疗集团的心脏病专家,同时担任TIMI研究组的高级研究员,领导着针对男女心脏病差异的临床试验。她还在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和麻省总医院为心脏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心脏病对男女的影响存在差异吗?
是的。尽管心脏病是男女死亡的首要原因,但其在两性间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风险因素、临床体验及关联疾病(如心肌梗死)等方面展开说明。
1. 心脏和血管尺寸存在差异
从肺部、大脑到肌肉、关节,男女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上普遍存在差异。在心血管系统中,女性的心脏体积更小,血管更狭窄。
O’Donoghue 博士指出:"这些生物学差异导致女性心脏病的发展进程与男性显著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近年女性患者仍采用与男性相同的检测手段、治疗程序和药物进行诊疗。
2. 胆固醇沉积部位不同
心肌梗死通常由动脉壁内胆固醇斑块堆积引发大血管损伤所致。
男性多在供应心脏的主干动脉形成斑块,而女性更易在称为微血管系统的心脏最小血管中发生沉积。
O’Donoghue 博士强调:"心脏疾病与胆固醇积累仅部分相关,炎症反应同样起关键作用,这可能是女性患者呈现独特表现的重要原因。"
3. 心肌梗死症状存在性别差异
男女心肌梗死症状表现迥异。男性典型表现为胸痛就诊,而女性在出现胸闷(仍为主要症状)的同时,更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恶心
- 出汗
- 呕吐
- 颈部、下颌、喉咙、腹部或背部疼痛
4. 女性存在"类心梗"疾病
女性更易患以下模拟心肌梗死的疾病:
- 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收缩模拟心梗症状
- 冠状动脉夹层:血管壁撕裂
- 心碎综合征:血液酶指标和心肌变化类似心梗,但无冠状动脉阻塞
O’Donoghue 博士指出:"临床对性别差异的认知仍显不足,当医生意识到诊断女性患者需考虑更多替代诊断时,往往会产生顿悟时刻。"
5. 心脏病风险因素存在差异
女性风险因素包含生殖史相关指标。某些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和妊娠糖尿病)可能是未来心脏病的强预测因子。
2016年布里格姆团队研究发现:40岁以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相较同龄健康女性,发生心肌梗死、胸痛或需血管介入治疗的风险高出3倍。
O’Donoghue 博士建议:"子宫内膜异位症、子痫前期或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心脏健康生活方式,熟悉心梗征兆,主动要求医生评估风险。"
布里格姆医院心血管疾病与妊娠项目通过心内科与产科协作,为育龄期女性提供心血管风险管理服务。
6. 心脏诊断存在性别差异
女性出现心梗症状时,可能接受与男性不同的诊疗方案。
以肌钙蛋白检测为例,男女诊断阈值应有差异。O’Donoghue 博士指出:"部分女性可能因未达现行检测标准而漏诊,临床正在逐步采用性别特异性参考值。"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传统金标准更适于检测大血管阻塞,而女性微血管病变可能更适合心脏磁共振(检测心肌炎症)或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
7. 治疗策略需性别差异化
尽管临床在治疗大血管斑块方面经验丰富,但对微血管病变和心肌炎症的治疗认知仍待加强。O’Donoghue 博士指出:"越来越多医生认识到女性可能需要不同于男性的治疗方案,从起搏器参数调整到血管成形术改良方案都需个性化设计。"
马里·霍里根·康纳斯女性健康与性别生物学研究中心正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
降低心脏病风险建议
即便存在家族史,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压力管理等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预防或延缓心血管疾病进展。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