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青少年司法系统心理健康筛查危机
美国被监禁青少年中约70%存在精神障碍,其中30%有自杀念头,12%曾自杀未遂,25%经历过单独监禁——这种状况与自杀风险显著相关。抑郁症状普遍存在,10%-25%青少年呈现中至重度症状。
综合心理健康筛查对识别需紧急护理或高风险个体至关重要。美国全国指南虽已将心理健康筛查列为青少年司法系统的标准程序,但现有筛查工具在特定群体中的有效性仍存疑。
目前常用工具包括APS-SF和MAYSI-2量表,后者全称"马萨诸塞青少年筛查工具第二版",是一种简短问卷,广泛用于青少年矫正机构快速识别心理问题迹象。然而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联合多所高校的研究显示,这些工具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呈现显著效度差异。
发表于《行为障碍》期刊的研究表明,对被裁定有罪的被监禁青少年而言,现有筛查工具存在准确性缺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裔青少年在抑郁和自杀风险测量中的效度值比白人青少年低近0.1(抑郁)和0.2(自杀风险)。
"青少年司法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可挽救性,这始于入所时的精准心理评估。"研究通讯作者约瑟夫·卡尔文·加尼翁教授指出,"我们依赖这些工具来决定青少年的安全、治疗和未来,但研究显示它们对不同背景群体的效果存在差异。追求公正和康复必须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研究团队建议:
- 现行筛查工具需增强心理测量学严谨性和文化适应性
- 应结合临床观察和监护人访谈等多元评估手段
- 呼吁开展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优化风险识别模型
研究合作作者包括来自堪萨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专家。该项目获得教育科学研究所资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