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RNA新冠疫苗或可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 研究证实
科学家发现mRNA新冠疫苗不仅能预防感染,还可能显著改善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生存率。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2019至2023年对逾千名患者的分析显示,在启动免疫检查点疗法100天内接种mRNA疫苗者,三年后存活概率是未接种患者的两倍。mRNA疫苗通过增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辅助免疫治疗,当患者开始使用"解除"癌细胞免疫伪装的检查点抑制剂药物时,疫苗如同警报系统,促使免疫细胞更有效靶向肿瘤。研究证实,免疫治疗启动100天内接种的癌症患者三年存活率翻倍。
研究进一步表明,mRNA疫苗能"训练"免疫系统强化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尤其与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时效果显著。这些免疫治疗药物可使逃避免疫检测的癌细胞显形。早期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支持mRNA疫苗作为免疫系统"唤醒信号"的假说,能增强肿瘤识别与清除。实验室研究显示,疫苗接种使肿瘤表面PD-L1蛋白升高,而检查点抑制剂可阻断该蛋白,使免疫系统更精准攻击癌症。该发现延伸自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团队早期工作——他们曾开发个性化mRNA癌症疫苗,并注意到传染病mRNA疫苗可能具有类似效应。这些突破正推动启动III期临床试验,测试mRNA疫苗作为免疫治疗常规辅助手段的可行性,尤其针对通常抵抗治疗的"冷"肿瘤。在晚期肺癌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接种者生存期显著延长,部分患者预期生存结果几乎翻倍。
首席研究员亚当·格里平博士称结果"非凡",强调mRNA疫苗技术有望重塑全球癌症治疗。尽管仍需深入验证作用机制并优化治疗方案,但这一创新策略为改善治疗效果和开拓肿瘤学新路径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Grippin, A.J., Marconi, C., Copling, S. 等. SARS-CoV-2 mRNA疫苗增强肿瘤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敏感性. 《自然》(2025).
孕期食用花生或影响子代基因对母乳喂养的响应 研究揭示
雪城大学科学家研究了孕期及哺乳期食用花生对儿童DNA甲基化(DNAm)模式的影响,这可能调控其大脑发育和炎症反应。研究招募35名2-7岁儿童,收集孕产期花生酱和花生摄入数据、哺乳时长、人口统计信息及儿童唾液样本用于DNAm分析。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机制,影响神经发育(如BDNF基因)和炎症(IL6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该研究发表于《食品科学与营养》期刊。
研究者分析了孕期哺乳期食用花生及花生酱如何影响儿童DNA甲基化,后者调控基因活性。通过收集35名2-7岁儿童唾液样本及孕产期饮食、哺乳、家庭背景和儿童经历问卷,重点分析神经发育与炎症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变化。结果显示,孕期同时食用花生和花生酱的母亲,其子代哺乳时长与大脑发育关键基因(BDNF及BDNF-AS)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相关,表明母体饮食可塑造子代基因表达及健康。研究发现,当母亲孕期同时摄入花生和花生酱时,较长哺乳期与大脑发育基因甲基化水平升高相关,可能促进基因调控;若仅摄入花生酱,较长哺乳期则与甲基化降低相关,或增强基因表达。母体花生摄入还通过家庭收入和种族因素影响炎症相关DNA变化,这可能反映整粒花生与花生酱的营养差异。
尽管样本量较小限制普适性,但该研究表明孕期哺乳期花生摄入可通过表观遗传"预设"子代基因,影响大脑发育及炎症调控。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这些关联,以及母体饮食如何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为子代健康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Garay JL, Voss MA, Pilkay SR (2025). 母体花生摄入与哺乳时长对子代DNA甲基化的影响. 《食品科学与营养》, 13(10), e71129.
科学家发现灰白头发与癌症风险的意外关联
东京大学研究者在2025年10月6日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的新研究中,揭示了毛囊干细胞中DNA损伤如何决定头发变灰或增加癌症风险。由西村惠教授和毛利靖明副教授领导的团队阐明,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干细胞(McSCs)对不同DNA压力源的反应差异。这些干细胞位于毛囊隆起亚隆起区,是生成赋予头发颜色的色素细胞的源头。
研究者旨在理解这些干细胞如何处理随时间累积的DNA损伤(源于紫外线暴露或化学致癌物等内外因素),这些因素同时影响组织衰老和癌症发展。通过小鼠模型的长期谱系追踪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人员观察McSCs对DNA双链断裂和致癌物暴露的反应。他们通过可控辐射和化学暴露诱导DNA损伤,追踪单个干细胞的时序变化。分子分析聚焦p53-p21系统等应激反应通路激活,以确定细胞在分化或自我更新间的决策机制。
当McSCs遭遇DNA双链断裂时,会进入"衰老相关分化"(seno-differentiation)过程:细胞永久成熟并退出干细胞周期,导致色素流失和头发变灰。但暴露于7,12-二甲基苯并蒽等致癌物或中波紫外线时,这种保护机制被绕过。受损细胞在邻近组织释放的KIT配体信号协助下持续增殖,这种不受控的自我更新引发克隆扩增,为黑色素瘤形成埋下隐患。西村教授指出,该结果表明干细胞命运走向——保护性衰老或恶性生长——取决于应激类型及周围组织信号,这在衰老与癌症研究间架起关键桥梁,揭示细胞自我毁灭如何维持组织健康并预防肿瘤形成。
参考文献: Yasuaki Mohri, Jialiang Nie, Hironobu Morinaga 等. 应激下拮抗性干细胞命运决定灰白头发与黑色素瘤的选择. 《自然·细胞生物学》, 2025; 27 (10): 1647.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