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拥有生活目标可能预防痴呆

Having a sense of purpose may protect against dementia

美国英语健康医学
新闻源:Medical Xpress
2025-08-26 14:11:41阅读时长3分钟1337字
健康预防痴呆生活目标感认知障碍大脑韧性认知衰退心理健康健康老龄化人际关系个人发展

内容摘要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新研究发现,45岁以上人群中,生活目标感较强者发展为认知障碍(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风险降低28%。这种保护效应跨种族存在,即使调整教育水平、抑郁症状和APOE4基因风险后仍显著。研究还显示目标感可使认知衰退 onset 延迟约1.4个月,且不受现有药物治疗风险和成本限制。

生活目标延缓认知衰退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最新研究显示,拥有强烈生活目标感的人群在衰老过程中出现认知障碍的风险显著降低。这项发表于《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追踪了13,000名45岁以上成年人长达15年。

研究发现,生活目标感得分较高的参与者发展为认知障碍(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概率降低28%。这种保护效应在不同种族和族裔群体中均存在,且不受教育水平、抑郁症状以及APOE4基因(阿尔茨海默病重要风险因子)的影响。

目标感增强大脑韧性

"我们的研究证实,生活目标感能增强大脑随年龄增长的韧性。"研究资深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教授Aliza Wingo指出,"即使携带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的人群,生活目标感也与痴呆发病时间延后和患病概率降低相关。"

研究未直接询问参与者具体目标来源,但既往研究显示老年人常见的目标来源包括:

延迟认知衰退 onset

研究显示高目标感个体的认知衰退 onset 时间普遍较晚。在控制年龄、教育水平、抑郁症状和遗传风险后,平均延退周期达1.4个月(观察周期8年)。研究第一作者Nicholas C. Howard指出,虽然这个延退周期看似微小,但与当前药物治疗效果相比具有实际意义。"美金刚(lecanemab)和多那单抗(donanemab)等新药虽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却存在潜在风险和高昂成本。而生活目标感具有零成本、零副作用的优势,完全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和个人目标实现来培育。"

研究方法与局限

该研究基于美国全国代表性调查"健康与退休研究"数据,所有参与者入组时认知功能正常。研究人员采用里夫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s)中的7项调查条目,通过受访者对"我积极实践自己设定的目标"等陈述的认同度(6级评分)计算出1-6分的目标感评分。

认知功能通过电话测试每两年追踪评估。研究优势在于大样本量,但受限于观察性研究性质,无法证明目标感与认知障碍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健康促进健康老龄化

"这项研究支持心理健康在健康老龄化中的核心作用。"合著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神经学教授Thomas Wingo表示,"我们期待未来研究能探索通过提升生活目标感进行痴呆预防的干预措施。令人振奋的是,人们完全可能通过自我意识调整改善健康,培育生活目标感永远不会太早或太晚。"

期刊信息: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数据来源:UC Davis

文献引用:Nicholas C. Howard et al, Life Purpose Lowers Risk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Based Cohor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25). DOI: 10.1016/j.jagp.2025.05.009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