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出血性中风是指脑内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导致出血的病症。这类出血可能由破裂的动脉瘤(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也可能由动静脉畸形(AVM)造成。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导致脑内深部小动脉破裂。
按出血位置可分为:脑内出血(发生在脑实质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位于脑组织内外层膜之间)。出血性中风约占所有中风病例的10%-15%,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中风,但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65岁以上人群风险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
什么是出血性中风?
这是神经科急症,表现为突发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 高血压:导致脑内深部小动脉破裂
- 脑动脉瘤:动脉壁薄弱处形成囊状突起,随血流压力增大导致破裂
- 动静脉畸形:罕见的脑血管异常发育(约1%人群),血管异常缠结增加出血风险
病因解析
主要病因包括:
- 高血压(最常见)
- 吸烟/酗酒
- 毒品使用(可卡因、安非他命)
- 脑淀粉样血管病(老年人常见)
- 抗凝药物
- 头部创伤
- 凝血障碍
- 脑肿瘤
- 心内膜炎
典型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
- 突发剧烈头痛
- 视力模糊/复视
- 意识模糊
- 嗜睡
- 记忆障碍
- 语言障碍
- 单侧肢体无力/瘫痪
- 对侧感觉丧失
- 恶心呕吐
- 意识丧失
- 癫痫发作
- 颈项强直
诊断方法
疑似中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诊断流程包括:
- 病史采集:重点询问高血压史、凝血障碍、药物使用等
- 体格检查:观察意识状态、眼球运动、单侧肌力等
- 影像检查:
- CT扫描(首选,无对比剂)
- MRI检查
- CT血管造影
- 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糖、凝血功能
- 腰椎穿刺:当CT检查阴性仍高度怀疑时
治疗方案
急诊处理需遵循以下措施:
- 止血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控制血压
- 动脉瘤夹闭/介入栓塞:通过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 动静脉畸形切除:对于表浅病变实施手术切除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深部AVM的替代治疗
- 降颅压治疗:30度半卧位、药物降压
- 对症治疗:止痛药、抗癫痫药物
二级预防建议:
- 控制血压
- 戒烟限酒
- 停用抗凝药
- 避免毒品
预后评估
与缺血性中风相比预后较差,约50%患者在发病后数周内死亡。动脉瘤破裂患者中约1/3在入院前已死亡。脑内出血患者常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而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因出血位于脑表面,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性更高。
耶鲁医学特色治疗
"我们的综合卒中中心具备处理各类卒中的专业能力",耶鲁医学卒中专家哈迪克·P·阿明医生表示:"全天候卒中团队可在急诊科完成先进影像检查,并提供快速的医疗和手术干预。"
医疗团队包含:
- 资深卒中神经学家
- 神经外科专家
- 专科护士
- 康复治疗师
特色诊疗包括:
- 个性化治疗方案
- 先进影像诊断
- 多模态康复训练
- 参与国家级临床试验(如REDUCE和PRESS研究)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