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通海门,有一对八旬老夫妻吃了隔夜蛋炒饭后,身体出现严重状况;珠海58岁的陈先生吃了未炒熟的腊肠炒饭后,也状况频出。这两个案例经诊断都是因为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一个常见问题,它可能带来诸如呕吐、腹痛等症状,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影响家庭幸福,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日常饮食安全,关注健康生活。
了解食物中毒可能引发的症状
- 呕吐: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当食用了不干净的食物后,胃部会产生自我保护反应,将有害物排出,比如吃变质水果可能很快就有恶心感,随后呕吐。
- 腹痛:如同身体内部的警报器。疼痛程度和位置有所不同,可能是腹部某处隐痛或剧痛。比如吃未煮熟海鲜可能导致肠道痉挛引起腹痛,上腹部痛可能是胃的问题,下腹部痛可能是肠道问题。
- 腹泻:这也是身体排出有害物质的方式。轻者一天拉几次,严重者可能一直腹泻不停,食用被细菌污染的凉拌菜就可能这样。
- 高热:体温明显升高,浑身发烫。这是因为身体在与病菌抗争,病菌引发免疫反应,体温升高是身体的一种防御策略。
- 气促和呼吸困难:这是较严重的症状。当食物中毒影响到呼吸系统时就会出现,感觉呼吸急促,吸气不够,此时毒素可能已影响到更重要的器官。
- 乏力:整个人会感觉没力气,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这是因为食物中毒后身体能量消耗在对抗病菌上,身体处于虚弱状态。
食物煮熟煮透及保证食材新鲜
- 肉类要煮熟:
- 猪肉:炒猪肉时,需将猪肉切成薄片或小块,用高温翻炒,直至猪肉颜色完全改变,看不到粉红色部分,不能仅表面熟了就停止,要确保内部熟透。
- 鸡肉:鸡肉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病菌。煮鸡汤时,要让鸡肉在锅里煮足够长时间,直到能用筷子轻松插进鸡肉;炒鸡丁时,也要炒到没有血丝为止。
- 蛋类要新鲜:
- 鸡蛋:做蛋炒饭时,先把鸡蛋打散,在锅里煎成块状。若鸡蛋有异味或蛋黄散得厉害,就不应使用。新鲜鸡蛋打出来,蛋黄圆润饱满,蛋清浓稠。
- 避免隔夜饭菜:
- 米饭:前一天剩下的米饭,第二天食用前要仔细观察。若有异味或变得黏稠,就不要吃了,最好当天煮的米饭当天吃完。
- 菜类:炒好的菜若要隔夜,需放在密封容器里冷藏。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保没有细菌滋生,所以应尽量少吃隔夜菜。
生熟食物分开存放与生冷食物充分加热
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和生冷食物充分加热也是避免食物中毒的关键。
- 生熟食物分开:
- 存放位置:在冰箱里要有专门区域存放生食物(如生肉、生鱼等)和熟食物,可用不同保鲜盒或保鲜袋区分。
- 处理过程:在厨房处理食物时,切生肉的案板和刀要与切熟食的分开。若用切过生肉的刀直接切熟食,生肉上的细菌会污染熟食。
- 生冷食物加热:
- 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像冷藏的寿司,不能直接吃,要放在微波炉加热或锅里蒸一下,升高温度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
- 凉拌菜:自己做凉拌菜(如凉拌黄瓜)时,最好先用开水焯一下黄瓜再凉拌;若是外面买的凉拌菜,吃之前要确认是否新鲜制作。
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点在预防食物中毒且特定人群更需关注饮食安全
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点在于预防食物中毒,特定人群尤其要关注饮食安全。
- 预防食物中毒:
- 注意食物来源:购买食物要选择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蔬菜要挑新鲜、无烂叶的;购买肉类要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保持厨房清洁:厨房台面要经常擦拭,炉灶周围不能有油污,垃圾桶要及时清理,避免异味吸引害虫污染食物。
- 特定人群关注:
- 老年人:他们免疫力相对较弱。给老年人做饭时,食物要做得更软烂,如肉要炖更久,蔬菜要切碎一点,并且避免给他们吃生冷食物(如生鱼片等)。
- 儿童:儿童肠胃比较娇嫩,要给他们吃新鲜、干净的食物,如水果要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给他们吃。
总之,食物中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可能导致多种不良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从食物的制作过程,包括煮熟煮透、食材新鲜,到食物的存放,如生熟分开、生冷食物加热,再到特定人群的饮食安全等多方面,我们都需要谨慎对待,只有全方位地重视饮食安全,才能有效避免食物中毒带来的严重危害,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