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莫纳什大学SPHERE卓越研究中心开展的新研究显示,2011年至2021年间,前往澳大利亚全科诊所就诊的女性中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比例几乎翻倍。这项名为《2011–2021年澳大利亚全科诊所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及管理:一项开放队列研究》的全面队列研究,本月发表于《澳大利亚医学杂志》。
该严谨分析为未来优化全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与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分析了近2万名14至49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匿名电子医疗数据,这些患者来自全澳2700家诊所的660名全科医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率的上升可能反映了倡导组织在提升公众及医疗专业人员对该疾病认知方面的贡献,以及盆腔超声等临床检查使用率和质量的改善。
该研究首席作者、SPHERE卓越研究中心主任丹妮尔·马扎教授表示:“我们观察到前往全科诊所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显著增加。患者向全科医生呈现的症状范围广泛,这使得医生难以识别该疾病的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较为困难,因为症状往往复杂且可能与其他多种疾病重叠。我们需要为全科医生提供支持,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管理子宫内膜异位症。未来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马扎教授指出,该研究还为澳大利亚全科诊所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与管理提供了重要新见解,包括为计划于2026年中期实施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管理计划(EMP)提供了关键背景信息。2025年6月,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的八家全科诊所已开始试点该新计划。EMP由SPHERE与皇家澳大利亚全科医师学院(RACGP)合作开发,其制定、试点及全国推广是国家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新研究还揭示以下关键发现:
- 前往全科诊所就诊的女性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位时间为2.5年。
- 2011至2021年分析期内,医疗专业人员为诊断而申请盆腔超声检查的比例显著上升。
马扎教授表示:“考虑到近期指南推荐使用盆腔超声辅助诊断,女性接受该检查人数的增加值得欢迎。”
临床医生、医学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注也大幅增加,这体现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宣布在2025–26财年预算中增设11个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疼痛专科诊所,以及资助更新国家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南并开发发布EMP。
更多信息:Danielle Mazza 等,《2011–2021年澳大利亚全科诊所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及管理:一项开放队列研究》,《澳大利亚医学杂志》(2025)。DOI: 10.5694/mja2.70062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