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坐在医生诊室里,含着泪水向又一位专科医生诉说困扰我十余年的症状清单。
我迫切渴望知道身体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已习惯医生听到我抱怨长期极度不适时露出的困惑神情。
于是,我开始列举诸多病症:剧烈头痛、严重疲劳或失眠、心悸、焦虑、脑雾、剧烈经前综合征、手脚冰凉、肌肉疼痛、眼眶酸痛、嗜糖以及情绪性哭泣。
"请告诉我我到底怎么了!"我恳求道。
但在此之前,让我回溯一下。多年来,不同医疗专家给出的诊断和建议五花八门。
"你身体没问题。"
"都是心理作用。"
"你患有慢性疲劳症。"
"戒掉咖啡。"(我照做了,但症状依旧。)
"可能是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别喝无糖汽水。"(我也照办了,仍无改善。)
"服用百忧解吧,"一位知名精神科医生急促地写下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处方,那不容置疑的递送方式如同一记重拳击中我的胃部。
我怒不可遏。
愤然反驳:"我不需要百忧解!我需要的是答案!"
推荐抗抑郁药简直是敷衍了事。我内心清楚,这位医生对我诸多健康问题的困惑程度不亚于我本人。最终我并未取药。
多年后,当严重颤抖、情绪性哭泣和持续疲惫再次袭来时,我继续寻找新的医生。这位诊室温暖宜人的医师与其他医生不同,他详细询问了我的饮食情况,要求我说出从早到晚摄入的每一口食物。
我难为情地承认,自己每天必须吃数十颗硬糖、大量薯片或饼干才能撑过白天。(有趣的是,当时我仅超重约三公斤。)
终于等来了寻觅多年的答案。"你患有反应性低血糖,即低血糖症,"他通过血液检测确认了诊断。
如释重负的感觉瞬间涌来。我终于知道为何长期不适了!
医生解释道,低血糖是因大量摄入糖分和超加工碳水化合物而加剧的病症。他发出严厉警告:若继续如此饮食,未来可能罹患心脏病、癌症、2型糖尿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我深感恐惧!
接着,他开出令我震惊的"处方":戒除糖分和超加工碳水化合物,改以充足蛋白质、蔬菜、坚果、豆类、种子及少量低糖水果滋养身体。
这建议令我惊愕。戒糖真能让44种(没错,就是这么多!)病症全部消失?作为追求事实的记者,我持怀疑态度。
但为了改善健康状况,我怀着不甘戒除了糖分和我称之为"碳水垃圾"的食品。戒断过程中,好奇心驱使我疯狂研读低血糖与糖瘾相关书籍,并从非营利组织"低血糖支持基金会"获得宝贵支持和深刻见解。同时开始记录饮食内容与后续感受。
我逐渐着迷于"糖瘾如同酒瘾或毒瘾"的理念。(近期研究证实了这一 intriguing 理论。)
果然如医生所料,戒除糖分和碳水垃圾数周后,所有症状尽数消失。
我震惊不已。
仅仅是改变饮食竟能如此显著地改善情绪、提升精力并优化身体健康?
虽显俗套,但我确实感觉重获新生!
身边亲友也对我的转变感到诧异。
"戒糖后你情绪更稳定了,"一位朋友观察道,"现在和你相处很轻松,你也变得有趣多了。"
另一位好友附和:"健康饮食让你变得特别和善。"
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从此我开始关注优质营养的巨大威力与无糖生活的益处,这种兴趣最终促使我撰写两本关于糖分的著作。
诚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十余年前,母亲在癌症中痛苦离世后,我突然开始无意识地大量摄入超加工碳水化合物,如影院爆米花和玉米零食(我仍避免含糖食品)。
但我在自欺欺人。悲痛中,我"遗忘"了深知的道理——碳水垃圾在体内作用如同糖分。
身体很快发出抗议:体重激增9.5公斤,出现胰岛素抵抗,低血糖症状卷土重来。
我再次陷入恐惧……如同多年前那样。
但跌至谷底促使我决心重拾健康。这份决心引领我发现科学有效、快速见效的回归方法。
如今,加工爆米花、糖果、饼干等实验室制造的零食已无法诱惑我。在饮食方面,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内心平静——这曾是我无法想象的。那些曾具诱惑力的仿制食品如今令我反感,因为我知道它们将对健康、情绪、人际关系乃至人生造成全面破坏。我更偏爱天然营养的真实食物,正因饮食改善,我的身心状态前所未有的良好。这难道不神奇吗?
康妮·贝内特是记者、前糖瘾与碳水成瘾者、TEDx演讲者、认证梦想构建教练、认证健康教练、生活教练及敲击疗法实践者。她同时支持低血糖支持基金会,并著有《糖震!》《超越糖震》及最新作品《我搞砸了节食!现在怎么办?》
本文所有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