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居家肠道微生物组测试市场正吸引注重健康人士的关注,这些测试声称能提供个性化健康洞察甚至延寿路径。
这些私营公司提供肠道细菌清单服务,测试费用通常在100至500多美元之间。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向医生展示测试结果时,胃肠病学家们正发出谨慎警告,指出这些未经监管产品的重大局限性。
人类肠道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充满对消化、营养吸收和对抗炎症至关重要的细菌。
研究日益表明,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组有助于预防肝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甚至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疗系统的胃肠病学家马克·本森博士指出,我们对这个错综复杂的内部世界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糖尿病、肝病、肥胖和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相关",但关键问题在于:通常难以确定这些微生物变化是疾病的起因还是结果。
更复杂的是,每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组都像指纹般独特,甚至可能在个体内发生变化。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胃肠病学与肝病学主任伊蒙·奎格利博士深耕该领域研究三十年,他指出"人与人之间大多数差异我们尚未理解"。
这类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测试通常要求采集粪便样本寄送实验室分析。企业随后提供报告,常将个人微生物组合与所谓"理想"状态对比,或突出显示所谓失衡情况。
医疗专业人士的主要担忧在于:这些测试并非为临床使用设计,且缺乏联邦监管,可靠性难以评估。监管空白导致不同企业采用不同标准和方法,引发关于样本一致性、科学基准依据甚至粪便是否为最佳样本来源的质疑。
当患者带着这些非处方测试结果就诊时,医生往往难以提供有效建议。虽然医生确实会开具粪便检测,但通常用于诊断特定问题,如感染、食源性疾病引发的炎症或癌症。
斯坦福大学医师科学家肖恩·斯宾塞博士承认这些测试对患者的吸引力:"与患者交谈时,这些测试很有吸引力。它们很酷,提供了大量数据。"
但他对医生缺乏经证实的微生物组干预工具有所沮丧,目前除抗生素和饮食调整外别无选择。奎格利博士也认为对多数人而言,这些测试等同于"浪费金钱",因为列出的肠道菌群和所谓失衡情况很少能匹配医学支持的治疗方案。
"技术发展快于临床应用,"他警告道,"能测量某物并不意味着它有价值。"
部分检测企业的商业模式引发额外伦理问题。尽管它们通常避免声称能治疗特定疾病,但《科学政策论坛》2024年3月文章揭示,约45%的企业同时销售补充剂,并随测试结果向客户推荐。
健康企业桑恩健康(Thorne)便是典型代表,它提供肠道微生物组测试后推荐自产补充剂。该公司首席科学官内森·普莱斯否认利益冲突,称客户"并非必须购买任何产品"。
然而,益生菌等补充剂的效力和成分大多不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监管,关于其对慢性病影响的研究结果参差不齐或证据有限。
相比之下,泰尼健康(Tiny Health)公司根据自身检测推荐补充剂品牌,但明确不销售产品或通过联盟营销获利。
泰尼健康首席医疗官埃莉萨·宋博士强调这种区别的必要性:"我明确表示泰尼健康不应销售益生菌,因为不该存在这种利益冲突。科学必须保持纯净。"
接受美联社采访的胃肠病学家一致认为,出于好奇或科研目的进行这些测试本身并无危害。
但他们共同强调:改善肠道健康无需此类测试。本森博士建议:"我不会因这些结果大幅调整治疗方案或服用昂贵补充剂。"
医生们反而推荐富含植物纤维和蛋白质的饮食、充足睡眠及规律运动。对于便血、持续便秘或腹泻、严重腹痛等严重肠道症状,及时就医仍是关键。
尽管斯坦福医学院微生物组诊断与治疗医学主任斯宾塞博士预期未来医生将能针对性调整微生物组失衡,但专家共识已然明确。
"我认为需要更多研究,"宋博士表示,"我们需要证据。必须拥有足够证据才能使其成为护理标准。"在证据充分之前,居家肠道微生物组测试的承诺远超其经证实的临床效用。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