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
- 已确诊心血管疾病(即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的患者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至少六个月,可降低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且不会增加严重副作用风险。
- 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可能无法降低任何原因或心血管疾病特异性导致的死亡风险,也不会影响需要接受心脏血管扩张治疗的患者数量。
- 服用秋水仙碱似乎会增加胃肠道不良事件(如腹泻、恶心)风险,但这些反应通常轻微且迅速消退。
背景
心血管疾病(即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常由全身低水平炎症引发,导致反复发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秋水仙碱是一种成熟的抗炎药物,价格低廉、广泛可得且可口服,使其成为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人群的潜在附加治疗选择。
研究目标
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低剂量秋水仙碱在预防首次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后再次发生(“二级预防”)的益处与危害。本综述旨在系统评估低剂量秋水仙碱对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或近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成年人使用至少六个月的益处与危害。
研究方法
我们检索了所有研究低剂量秋水仙碱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影响至少六个月的文献,将其与安慰剂(假干预)或无治疗进行对比。我们系统提取了相关研究信息并评估其实施质量,随后整合研究结果并判断证据可靠性。
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中风、心脏血管扩张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心血管死亡率)、生活质量、严重不良事件(负面副作用)以及消化系统(胃肠道)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
我们纳入12项研究,涉及22,983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考察低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的益处与危害。
高质量证据表明,低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风险,且不增加严重不良事件风险。然而,秋水仙碱与更高的胃肠道副作用风险相关,尽管这些反应通常轻微且迅速消退。证据显示,秋水仙碱可能无法降低死亡风险或减少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需求。由于现有研究未测量这些结局,其对生活质量及住院率的影响尚不明确。
证据局限性
我们对低剂量秋水仙碱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的结论具有高度信心。对其他发现的信心程度中等,因此未来研究可能修正这些结论。需开展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的研究,以深入探究其对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
证据时效性
本综述基于截至2025年2月18日的医学文献检索。
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进行至少六个月的二级预防,可受益于心肌梗死和中风发生率的降低,且不增加严重不良事件风险。中等质量证据未显示低剂量秋水仙碱对死亡率(全因及心血管死亡率)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率具有改善作用。秋水仙碱使用与胃肠道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相关,但通常描述为轻微且短暂。建议开展额外研究,以考察低剂量秋水仙碱在相关亚组及特定适应症(如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长期使用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的有限期使用)中的益处与危害。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