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承担着沉重的健康负担。尽管全球人口仅占18%,却承受着全球25%的疾病负担。这一现状反映出医疗可及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深层次挑战。
根据非洲联盟发展署(AUDA-NEPAD)2025年1月发布的《非洲24种重点医药产品及区域制造路线图》报告,非洲仅生产全球3%的药品,超过70%的药品依赖进口。这导致药品价格高昂且供应链不稳定,严重受制于全球供应体系。报告指出,24种重点医药产品清单及配套区域制造路线图是"实现非洲制药业自给自足的实际步骤",旨在扩大对公共健康至关重要的基本药品、疫苗和医疗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尤其考虑到非洲人口增长与疾病负担加重的现实。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这一脆弱性暴露无遗。中国和印度等主要药品出口国实施出口限制以优先保障国内需求,导致非洲药企无法获取关键原料和药品,许多本土制药业务陷入停滞。截至2020年3月21日,全球54个国家出现与疫情相关的医疗物资出口受限,包括保加利亚、法国、印度、印尼和英国,使非洲获取必需物资的处境岌岌可危。抗生素、抗疟药和癌症治疗药物等基本药品出现严重短缺。
问题的核心在于对活性药物成分进口的过度依赖。这些成分是药品发挥疗效的关键组分,缺乏它们就无法生产药物。非洲95%以上的活性药物成分依赖进口,主要来自印度和中国。进口依赖推高了本地生产成本且易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严重制约基本药品的可及性。以抗癌药卡培他滨为例,在南非完成六个月疗程需花费约2200美元,凸显了区域癌症治疗的可负担性危机。
本地化生产活性药物成分可通过免除进口费用和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创造就业和促进创新提振本地经济。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首席研究员克洛迪乌斯·雷·萨甘迪拉表示,作为化学家,他擅长开发敏捷、经济且以非洲为中心的活性药物成分生产工艺。他与合著者在2024年发表于《反应化学与工程》期刊的综述《迈向非洲活性药物成分连续流生产:展望》中,分析了本地化生产的效益与障碍。他们建议采用现代制造技术建立可持续的本地生产能力,例如连续流生产工艺——该工艺以连续流而非批次方式生产药品,能实现更快速、安全且一致的生产,同时减少浪费和成本,有望提升非洲制药业的竞争力与可持续性。
萨甘迪拉强调:"单一技术并非万能解决方案。结合传统与现代方法并适配本地需求,才是构建强大制药业的关键。"他们列举了非洲部分国家在开发此类制造系统方面的进展,同时指出全面实施面临 pilot设施不足、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成本高及技术人才匮乏等障碍。"好消息是势头正在增强,多家非洲企业正引领本土医药成分生产。"专家提到尼日利亚的埃姆佐制药和菲德森医疗保健、南非的阿斯彭制药和化学工艺技术公司、埃及的伊娃制药以及乌干达的德伊生物制药。肯尼亚、加纳、南非和尼日利亚政府也在投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这一转型。
"需要大量投资。"非洲开发银行报告指出,到2030年需投入约110亿美元以发展非洲本土制药业,包括活性药物成分和疫苗生产。该行于2024年2月在开罗提出的《支持非洲制药业的协作方法》概念说明文件,制定了《2030年大陆制药与疫苗制造愿景及行动计划》,通过"战略支柱"和"四大支柱"指导未来十年战略干预。"战略支柱"旨在通过支持本地生产能力发展提升产业成熟度;"四大支柱"包括促进区域物流整合以推动非洲内部贸易、建立贸易枢纽、实施非洲质量行业标准、聚焦非洲特有疾病需求的研发能力建设,以及扩大大陆疫苗制造规模。
专家指出多项积极进展:2023年,埃姆佐制药获欧洲投资银行1400万欧元贷款在尼日利亚建立工厂,加速抗疟药物生产。该公司承诺其位于奥贡州沙加穆的活性药物成分工厂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年产400吨原料药,计划生产青蒿醚、咯萘啶、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但受尼日利亚财政与货币政策压力影响,2300万美元工厂的完工时间已推迟至2025年第四季度,目前土建工程完成超90%,关键设备安装正推进中,监管审批延迟是主要制约因素。印度原料药研发企业曼加拉姆药品与有机公司正向埃姆佐提供技术转移支持。
南非政府近期支持建立了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的开放平台FuturePharma,旨在为全非制药公司提供研发支持与 workforce培训,降低现代活性药物成分生产的潜在风险。此外,研究机构与高校正推动连续流生产工艺研发,致力于使技术更符合本地成本效益与可持续性需求。
愿景是建立每个国家都能生产平价药品并快速应对健康危机的非洲大陆,同时发展繁荣的制药产业。"随着合作伙伴关系扩展、新技术涌现及投资增加,这一未来触手可及。"但挑战依然存在:非洲仍进口大部分原料药生产所需原材料,导致本地生产成本高企且受制于国际定价;技术工人短缺、资本获取受限及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挑战
要突破这些障碍,需投资本地原材料生产、提供税收减免与补贴、改善电力供应并扩大培训计划。技能培养正通过多项举措推进,如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 workforce发展计划和非洲STARS(科学、技术与研究学者)奖学金项目。该奖学金由斯泰伦博斯大学和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主办,致力于为全非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制药 workforce。这些计划提供定制化的技术与领导力培训,帮助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年轻科学家推动可持续、响应迅速的本地药品与疫苗生产。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