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CAD)又称冠心病(CHD),是由冠状动脉内脂肪斑块堆积引发的血管硬化性疾病。这种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会导致血管壁弹性丧失,血流受阻,最终可能引发心肌梗死。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85%源于心肌梗塞或脑卒中。
主要致病因素包括:
- 遗传因素:家族心脏病史使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 代谢异常:高LDL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促进斑块形成
- 生活方式:久坐、高脂饮食、吸烟等加速动脉硬化
- 继发风险:慢性高血压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典型病变为冠状动脉内出现黄色斑块沉积(如插图所示),严重时造成70%以上管腔狭窄。值得注意的是,约50%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前已存在显著血管病变,常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和呼吸困难。
特殊群体研究显示:
- 女性患者常出现非典型症状(如疲劳、恶心)
- 抑郁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00%
- 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微血管病变
预防与治疗策略:
- 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
- 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地中海饮食(富含橄榄油、深海鱼类)
- 定期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我们的研究证实,早期干预可使斑块体积年均减少1.2%",梅奥诊所心血管主任指出。斯坦福大学团队特别强调,女性患者需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因其小血管病变比例较男性高35%。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