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步行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健康,还能以多种方式支持大脑活动,可能降低认知衰退风险。一项为期六个月的研究显示,定期步行的老年人在记忆和思维相关脑区表现出更好的功能。专家指出,步行是维持大脑健康的最易得且有效的锻炼方式之一。
另一项重大研究追踪了超过7.8万名40至79岁成年人数年,通过活动追踪器记录步数与痴呆症诊断关联。数据显示,每日步行约9800步的群体患痴呆风险降低51%,即使每日仅步行3800步(约两英里),风险仍降低25%。研究证实,无需马拉松训练或高强度健身,持续中等强度步行即可有效保护大脑健康。
65岁以上人群建立健脑步行习惯的实用建议
要将步行转化为长期习惯,可参考以下方法:
- 设定基础步数目标:建议从每日3800步开始(约30-40分钟),可分多次完成,使用计步器追踪进度
- 选择合适时段:晨间或傍晚较凉爽时段更适宜,优先选择个人作息中最易坚持的时间
- 规划安全路线:优先选择平坦路径、社区人行道或公园步道,避免过度挑战身体极限
- 社交步行:与同伴同行能增强持续动力和愉悦感,同时社交互动本身有助于提升认知韧性
- 间歇加速训练:步行中穿插短时快走可增强记忆益处,在体力允许时自然提升步频
- 融入日常生活:建议餐后散步、通话时步行,将步行转化为每周规律行为,不必追求完美
研究强调个体差异性,步数目标需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调整。但总体而言,持续规律的步行对大脑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