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一名50岁出头的男性出现舌部和舌下血肿,导致急性气道功能受损,需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该患者在人工二尖瓣置换术后接受华法林治疗,剂量增加以维持治疗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临床医生应认识到,气道血肿可能发生在INR超标的患者中。
本病例报告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塔瓦姆医院(Tawam Hospital)急诊科急诊医师穆罕默德·达尔维什(Mohamed Darwish)及其同事撰写,记录了当前关于困难气道管理的指南以及多学科团队在处理即将发生的气道阻塞中的作用。
患者病史
患者主诉颈部及口腔内肿胀、流出血性唾液、无法说话,症状持续2天且逐渐加重。患者否认发热、胸痛或呼吸困难。由于临床状况,患者无法平躺,因此无法获取更多病史。
一年前,患者被诊断为继发于重度二尖瓣狭窄的心房颤动,并伴有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甲状旁腺激素和钙水平升高,随后接受了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
在本次就诊前三个月,患者接受了人工二尖瓣置换术,并开始每日口服华法林2毫克,后剂量增加至每日5毫克,以维持治疗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5-3.5范围内。家族史、社会史、用药史、旅行史和过敏史均无特殊。
检查结果与诊断
患者入院时测量了生命体征。呼吸空气下血氧饱和度为99%,呼吸频率为18次/分钟。患者无发热,心率为135次/分钟,血压为119/75毫米汞柱。
对患者身体的视诊、听诊、触诊和叩诊证实了病史。在胸骨上窝、颈部和下颌下区域观察到多处瘀斑。患者口腔部分张开,舌头肿胀并有瘀伤,流出血性唾液。
X光显示口腔底部和会厌区域弥漫性软组织肿胀,导致下咽部近乎完全阻塞。头颈部CT扫描显示颈部广泛软组织肿胀,口咽部和下咽部受压。
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0(正常范围≤1.1);凝血酶原时间120秒(正常范围<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48秒(正常范围<40秒);血小板计数508 × 10⁹/L(正常范围150-400);C反应蛋白141 mg/L(正常范围<5)。
气管切开术后头颈部CT扫描显示颈部广泛软组织肿胀,口咽部和下咽部受压。由于即将发生的气道阻塞,耳鼻喉科(ENT)团队被会诊。患者接受了高流量鼻导管氧疗、静脉晶体液以及10毫克静脉注射维生素K,同时给予500单位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
在多学科会议上决定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术后,颈部肿胀在10天内消退,气管切开套管被移除。患者重新开始每日4毫克华法林治疗,并采用治疗性依诺肝素桥接。
讨论
作者写道:“现有指南强调对困难气道管理采取分步方法。然而,在血肿导致的咽部阻塞病例中,建议直接进行外科气道处理。”
治疗医师应牢记,舌部、舌下和咽部血肿可能使华法林治疗复杂化。麻醉师、耳鼻喉科专家和急诊医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应评估并预先决定在气道血肿患者中确保气道的最佳方法。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