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扫描是诊断各类疾病及检查骨骼器官健康的重要工具。如今,科学家认为,在深入观察舌部时,此类扫描还可能揭示运动神经元疾病(MND)的早期迹象。
MN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通过攻击负责运动的神经(即运动神经元)而缩短寿命。患者通常出现肌肉无力,导致说话、呼吸、移动和吞咽困难,症状在数月或数年内持续恶化。
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开展的此项新研究发现,患有MND且存在言语或吞咽障碍者,其舌部肌肉体积普遍较小。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主导研究的神经科学家托马斯·肖博士表示:"人类舌部包含八块相互关联的肌肉,各司其职以实现进食、吞咽和言语功能。但MND患者的舌部肌肉——如同身体其他肌肉——会进行性减弱并最终萎缩。若能早期检测并追踪此症状,将极大惠及患者及临床医生,尤其有助于提前介入临床试验等治疗方案。"
常规核磁共振扫描通常持续15分钟至1小时。肖博士指出,直接检查口腔内舌部肌肉具有高度侵入性,但标准脑部核磁共振扫描常能捕捉舌部图像。基于此特性,研究团队分析了200余份历史核磁共振影像,其中包括大量MND患者数据。
研究采用AI支持技术与尖端成像方法,精准测量舌部肌肉体积与形态。横截面比对显示,MN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扫描图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症状累及口腔、舌部、咽喉及颈部肌肉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症状始于四肢者。
肖博士补充道:"我们的实证结果印证了这一点——舌部肌肉体积较小者预后更差。此项测量不仅能预测MND患者生存期,更能加速诊断流程,从而优化治疗规划并加快临床试验入组速度。"
研究数据与方法现已公开,旨在推动后续科研。肖博士强调:"当前MND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延误12个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早期治疗支持、临床试验入组及语音存储。该方法还可用于分析海量现有核磁共振数据集,为言语障碍、癌症等其他健康问题提供新见解。"
MND的症状
尽管任何年龄段成年人均可能罹患MND,但50岁以上人群更为常见。目前尚无MND治愈手段,但存在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案。
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说明,初期症状包括:
- 腿部脚部无力——表现为爬楼梯困难、频繁绊倒、难以抬脚
- 肌肉抽搐、痉挛或抽筋
- 手部僵硬或无力
随着MND进展,患者可能出现:
- 行走能力丧失
- 呼吸、吞咽或言语障碍
- 唾液分泌过量
- 情绪或个性改变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最常见的MND类型,实际存在四种主要亚型,不同亚型对患者影响各异。
何时应就医
需注意MND早期症状易与其他良性疾病混淆,故肌肉无力或抽搐未必代表罹患MND。
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特别建议出现以下三种核心症状者及时咨询全科医生:
- 难以握持或抓取物体
- 腿部脚部无力
- 持续性、长时间不消退的肌肉抽搐或抽筋
官方指南补充:"若全科医生怀疑MND可能,将转诊至脑神经专科医生(神经科医生)进行评估及检测。MND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但随症状加重通常可确诊。"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