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纳米塑料污染可能成为阿尔茨海默症病情发展的新型促进因素。这项由莫纳什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主导的临床前研究显示,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暴露会通过独特的"自上而下"机制加速神经退行性病变。
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纳米塑料引发的神经损伤不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而是通过肠道-肝脏-大脑轴产生系统性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暴露于纳米塑料的小鼠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症样症状的显著恶化,并伴随大脑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这种异常激活导致了神经退化和炎症反应,同时诱发了脂肪肝等继发性疾病。
"纳米塑料触发了阿尔茨海默症从大脑向全身发展的连锁反应。"莫纳什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普·春柯(Pu Chun Ke)解释道。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具有极强的环境渗透性,已在全球土壤、水源和空气系统中检测到。近期研究更在人体血液、肺部、大脑组织及母乳中发现微塑料存在。
尽管联合国全球限塑谈判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该研究为塑料污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病理证据。科学家建议通过减少日常塑料使用、加强废弃物回收等方式降低暴露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纳米塑料除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外,还被怀疑与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存在关联。
目前全球科研团队正在持续监测塑料微粒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本研究为制定更严格的环境健康标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