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状细胞病患者体内HO-1酶水平升高儿童尤为显著Blood levels of protective HO-1 enzyme elevated in SCD patients

环球医讯 / 创新药物来源:sicklecellanemianews.com美国 - 英语2025-10-01 05:29:36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85字
一项新研究揭示镰状细胞病(SCD)患者体内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显著升高,尤其在儿童群体中更为突出。HO-1作为关键保护酶,可分解红细胞破坏释放的游离血红素以减轻其毒性作用。研究分析了2309名SCD患者数据,发现患者血液HO-1水平较健康人高出约20倍,且在6-10岁儿童期达到峰值后随年龄增长下降;男性及Hb SS基因型患者酶水平更高。该发现表明HO-1可能对SCD具有保护性代偿机制,未来有望通过增强HO-1活性或合成替代疗法开发新型治疗策略,以缓解血管阻塞危象和急性胸腔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为儿童SCD患者的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镰状细胞病HO-1酶儿童血红素毒性并发症治疗策略溶血年龄依赖性保护作用
镰状细胞病患者体内HO-1酶水平升高儿童尤为显著

一项新研究表明,镰状细胞病(SCD)患者体内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水平显著升高,该酶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特定损伤,尤其在儿童患者中更为明显。

HO-1可防御红细胞中游离血红素的毒性作用。由于SCD这种遗传性疾病导致红细胞过度破坏,患者血液中的HO-1水平因此升高。

研究人员写道:“这些发现凸显了儿童SCD患者HO-1水平的显著升高,表明其在儿童期可能对血红素诱导的毒性具有潜在保护作用。”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深入探究该酶的作用机制,并探索提高HO-1水平(反映其活性)的治疗策略,预期可减少SCD相关并发症。

该研究《镰状细胞非洲网络对儿童镰状细胞病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的洞察》已发表在《HemaSphere》期刊。

由于基因突变,SCD患者携带存在缺陷的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负责输送氧气的蛋白质。因此,红细胞形态异常且僵硬,易堵塞血管并阻碍血流。

这些异常红细胞的分解速度也快于正常细胞。当红细胞被破坏(此过程称为溶血)时,其组分释放入血液循环。其中一种组分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血红素。

SCD中过度的溶血导致循环中游离血红素达到毒性水平,引发炎症和细胞损伤。该过程加剧了SCD并发症,包括称为血管阻塞危象的疼痛发作,以及一种危及生命的肺部损伤——急性胸腔综合征。

SCD患者HO-1水平比健康人高20倍

HO-1是一种将游离血红素分解为无害副产品的酶,当血红素水平过高时可缓冲毒性。研究人员指出,当游离血红素水平上升时,人体自然会生成更多该酶。

动物研究已表明,该酶在SCD小鼠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且在年幼个体中可能获益更大。

目前,一支由美国耶鲁医学院及其西非加纳合作机构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分析了2309名儿童和成人SCD患者的血液HO-1水平。

这些SCD患者均纳入镰状细胞非洲网络(SickleGenAfrica Network),该大型研究项目旨在探究遗传因素对SCD的影响。患者中位年龄为12岁,60%年龄低于16岁。

该研究第一作者、耶鲁大学调查医学项目博士生安娜·索瓦医学博士指出,这是首项针对SCD中HO-1的大规模研究。

索瓦在大学新闻稿中表示,结果显示SCD患者的平均循环HO-1水平约为健康人报告水平的20倍。

血液酶水平在儿童期达峰后随年龄下降

研究人员发现,血液HO-1水平具有年龄依赖性,在儿童期(约6-10岁)达到峰值,随后在青春期至成年早期急剧下降。研究团队指出,16岁以下儿童的中位HO-1水平比16岁及以上个体高出近三倍。

这种年龄相关模式在性别和SCD遗传亚型中保持一致。即使患者使用羟基脲(一种旨在降低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疼痛危象频率的口服药物,该病为最常见且通常最严重的SCD类型),该模式依然成立。

男性患者的酶水平显著高于女性。Hb SS基因谱型个体(通常与更严重疾病相关)的酶水平也显著高于通常症状较轻的Hb SC谱型患者。

与既往研究一致,所有SCD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两种协助将血红素转运至肝脏降解的清除蛋白水平也偏低。研究团队还注意到,16岁以下儿童的这些清除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成人。

研究人员写道:“本研究证明SCD个体HO-1水平显著升高,且儿童表现出尤为强烈的HO-1应答。”

理解SCD中HO-1调控的潜在机制,可能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开辟途径,包括增强HO-1水平或活性,或递送合成HO-1,以减轻疾病并发症。

研究团队指出,SCD患者血液HO-1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预防毒性的保护性应答,尤其考虑到其他通常起辅助作用的清除蛋白已被耗竭。

团队认为,儿童体内该酶的更高水平部分原因可能是年轻SCD患者的溶血更为显著。

“理解SCD中HO-1调控的潜在机制,可能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开辟途径,包括增强HO-1水平或活性,或递送合成HO-1,以减轻疾病并发症,”研究人员总结道。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揭开减肥药物背后的科学家之言:你需要了解的真相揭开减肥药物背后的科学家之言:你需要了解的真相
  •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 新型每日药片或可帮助数百万人控制血压新型每日药片或可帮助数百万人控制血压
  • 美国医生首次成功实施Lantidra胰岛细胞移植美国医生首次成功实施Lantidra胰岛细胞移植
  • 脆弱性加剧肠道失衡,驱动术后胃肠风险脆弱性加剧肠道失衡,驱动术后胃肠风险
  • 抗凝药物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内出血风险相关抗凝药物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内出血风险相关
  • 认知障碍认知障碍
  • 过敏性鼻炎:症状、治疗和专家解读过敏性鼻炎:症状、治疗和专家解读
  • 欧洲药物批准| EMA 2022年药物批准 |欧盟委员会新闻| iPharmaCenter欧洲药物批准| EMA 2022年药物批准 |欧盟委员会新闻| iPharmaCenter
  • 赛诺菲BTK抑制剂Wayrilz获FDA批准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赛诺菲BTK抑制剂Wayrilz获FDA批准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