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综述发现,感染后数周内,这些疾病可能使心肌梗死或中风风险增加3至5倍。
新近的重大研究表明,感染流感、新冠或类似病毒感染可能显著增加严重心脏并发症的风险。该研究对155项学术研究进行了分析,发现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在感染后数周内使心肌梗死或中风风险增加3至5倍。
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内的长期持续性病毒,也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长期风险。由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这项分析强调,疫苗接种可能是降低这些风险的关键方法,尤其适用于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
根据研究结果,加州大学副教授、主要作者小川孝辅表示:“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可导致癌症已是公认事实;但病毒感染与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尚未被充分认知。我们的研究发现,急性和慢性病毒感染均与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短期及长期风险相关。”
研究团队致力于全面分析所有探索病毒感染与中风或心肌梗死风险关系的已发表研究。在最初审查的5.2万项研究中,155项因设计合理且质量较高被纳入综合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确诊流感后的第一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高出4倍,经历中风的概率则增加5倍。
同时,关于新冠,感染后14周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增加3倍,经历中风的可能性同样增加3倍。这种风险升高状态可持续长达一年。
报告还指出,HIV感染者在平均五年多的时间内,心肌梗死风险总体高出60%,中风风险增加45%。丙型肝炎和带状疱疹患者也观察到类似的风险上升。
小川博士补充道:“与流感和新冠后短期风险升高相比,HIV、丙型肝炎和带状疱疹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幅度较低。但这些病毒相关风险仍具有临床意义,尤其因为其持续时间长。此外,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会经历带状疱疹。因此,该病毒相关的风险升高在人群层面转化为大量额外的心血管疾病病例。尽管研究存在局限性——例如基于观察性数据而非对照试验——研究团队仍认为疫苗接种可能在降低心血管风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哪些人群符合流感与新冠疫苗接种资格?
流感疫苗旨在预防流感,对部分人群可能致命。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每年秋季或初冬为高健康并发症风险人群提供此类疫苗。
今年9月1日起,六个主要群体开始有资格预约流感疫苗;10月1日起,另有六类人群可预约。
9月1日起包括:
- 中学生(7至11年级)
- 所有6个月至18岁以下临床风险组儿童
- 孕妇
- 2025年8月31日年满2至3岁的儿童
- 患有特定长期健康状况的儿童(6个月至18岁以下)
- 小学生( Reception至6年级)
10月1日起包括:
- 养老院居民
- 领取照护津贴的照护者,或作为老年人/残疾人主要照护者的人士
- 与免疫功能低下者共同居住者
- 一线医疗卫生和社会照护工作者
- 所有65岁及以上人群
- 18至65岁患有长期健康状况者
同时,以下人群建议今年接种冬季新冠疫苗:
- 养老院居住的老年人
- 75岁及以上人群(含2026年1月31日前满75岁者)
- 因健康状况或治疗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6个月至74岁人群
欲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NHS网站。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