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揭示了妊娠期间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上升的趋势,并强调了孕前、孕期及产后预防性护理的必要性。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旗舰期刊《循环》(Circulation)近期发表的研究,即使在没有心脏病的患者中,每7例妊娠中就有1例可能受到心血管相关健康问题的负面影响。
该分析纳入超过56,000例妊娠,其中15%受到包括中风、心肌梗死、血栓、心力衰竭、高血压疾病以及孕产妇死亡等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人员指出,这凸显了患者在妊娠前、妊娠期间及产后都需要与医疗保健提供者保持密切沟通。
关键要点:
- 高达15%的妊娠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包括中风、血栓和高血压疾病。
-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布里格姆医疗网络(Mass General Brigham)对56,000多例妊娠的数据分析显示,妊娠相关心脏健康问题发生率持续上升。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影响12%的妊娠。
- 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显著增加了心血管风险。
- 研究人员强调需在孕前、孕期及产后实施早期预防措施和促进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
“大多数这些健康风险因素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预防。然而,我的许多患者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这些疾病或存在风险,”美国心脏协会志愿者主席斯泰西·罗森医学博士(Stacey E. Rosen, MD, FAHA)表示。
评估心血管并发症
该研究旨在评估妊娠期间 cardiometabolic(心代谢)合并症的趋势。数据来源于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布里格姆医疗网络(MGB),该医疗网络包含11家三级护理和社区医院。分析纳入了2011年至2019年间在MGB就诊的妊娠患者。
排除标准包括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等于60岁、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妊娠周期缺失、妊娠不足20周以及异位妊娠。妊娠情况由两名医师独立核实。
通过分析非结构化临床记录确定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和估计妊娠周期。“妊娠周期”定义为末次月经估计日期至分娩日期之间的时间段。
妊娠期间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孕产妇死亡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综合指标。基线临床变量包括生命体征、人口统计学数据、吸烟状况、现有合并症及疾病、以及饮酒情况。
基础疾病情况
分析纳入了38,996名平均年龄为32±5岁的患者共56,833例妊娠。其中92%为活产,0.1%为混合分娩,1%为死产,7%未分类。平均妊娠次数和分娩次数分别为2.5±1.7次和1.2±1.1次。
基础肥胖报告率为12%,基础糖尿病为3%,基础高血压为8%,基础高脂血症为10%。报告的平均孕产妇体重指数为26.2±5.9 kg/m²。
4%的患者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其中静脉血栓栓塞占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0.5%,心力衰竭占1%。此外,0.7%的妊娠受现有心律失常影响,0.1%受心肌梗死影响。
妊娠相关心血管事件
15%的妊娠报告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12%发生在分娩期间,2%发生在产后。4%的妊娠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最常见的是静脉血栓栓塞(占2%)。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报告率为12%
- 慢性高血压为5%
- 子痫前期为8%
- 妊娠期高血压为2%
- 孕产妇死亡仅占0.01%
妊娠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从2001年的11%上升至2019年的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未观察到显著变化。
总体而言,数据显示妊娠期间心血管并发症的负担重大,且在过去20年中显著增加。研究者得出结论:妊娠期是实施一级预防策略的关键时期。
“从孕前开始并持续至产后,存在宝贵的机会做出促进心脏健康的选择,这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并支持长期健康,”罗森表示。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