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时代多发性骨髓瘤的新预后因素与疾病监测工具研究专题
新型药物及组合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使"功能性治愈"成为可实现的治疗目标。然而,多发性骨髓瘤仍存在显著异质性,部分患者预后不佳。鉴于临床医生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日益丰富,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出现成为优化风险分层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要素。基于免疫治疗的组合方案(如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持续革新骨髓瘤治疗格局,而现代疗法达到的深度治疗反应要求采用高灵敏度方法学工具来检测和监测残留疾病。
本研究专题诚邀投稿探究接受免疫治疗组合方案患者的新型预测及预后因素。疾病相关、微环境相关、免疫相关及患者相关的预后因素,将成为精细化分层接受免疫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风险并最大化治疗获益的核心要素。此外,在不同解剖部位和检测灵敏度水平下探索微小残留病的疾病监测工具,将进一步揭示患者的动态风险变化。整合这些研究数据将指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未来个体化治疗策略。
我们征集以下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简明综述及病例报告:
- 免疫治疗时代多发性骨髓瘤新型预后因素的涌现
- 接受免疫治疗药物患者已确立预后因素的验证与亚组分析
- 与治疗效果相关的骨髓微环境及免疫特征表征
- 治疗后骨髓中可测量残留病检测的疾病监测工具开发与验证
- 骨髓外残留病检测监测工具的探索
专题编辑马蒂亚·达戈斯蒂诺(Mattia d'Agostino)博士曾接受赛诺菲(Sanofi)、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强生(Janssen)的酬金,并曾或现任以下机构的顾问委员会成员:赛诺菲、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Squibb)、强生、适应性生物技术公司(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