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损伤包括脑部损伤、颅骨损伤(例如颅骨骨折)以及作为颅骨外部软组织的头皮损伤。头部损伤可以是开放性(头皮有伤口或割裂)或闭合性。闭合性头部损伤(主要由非穿透性外力导致)可能引起脑损伤、颅骨或颅底骨折,但硬脑膜通常保持完整。开放性头部损伤通常为穿透性类型,可能破坏硬脑膜并穿透颅骨。
各类头部损伤包括:
- 脑震荡
- 颅内出血
- 脑挫伤
-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震荡:
创伤性脑损伤和脑震荡在描述头部损伤时常互换使用。脑震荡通常指轻度脑损伤,一般由钝器击打头部引起。脑震荡可导致身体、情绪及认知功能障碍。较严重的脑震荡可能引发遗忘症(健忘),表现为逆行性遗忘(损伤后事件遗忘)或顺行性遗忘(损伤前事件遗忘)。遗忘持续时间越长,头部损伤越严重。脑震荡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头部损伤类型。
脑震荡症状包括恶心、头痛、视力模糊、疲劳、意识混乱、笨拙,以及常见的脑震荡后综合征,表现为记忆力问题、头晕、疲倦、恶心和抑郁。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也称为局灶性出血,指发生在小范围而非全脑弥漫性出血。颅内出血可分为脑内出血或脑外出血。
脑内出血即脑实质出血,发生于脑组织内部。脑实质出血又可分为脑内出血(脑组织内出血)或脑室内出血(脑室系统内出血)。脑内出血比脑外出血更难治疗,因此危险性更高。
脑外出血发生于颅骨内但脑组织外,分为三种类型:硬膜外出血(颅外硬膜下出血)、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外出血指硬脑膜与颅骨间因外伤导致的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呕吐、清醒期等症状。
硬膜下出血指硬脑膜与蛛网膜间因静脉断裂引起的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脑挫伤:
这是脑组织挫伤,最常发生于大脑额叶和颞叶。脑挫伤可能导致脑水肿、脑组织疝出。治疗目标是降低颅内压和缓解脑水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该损伤常因快速加速-减速运动引起,不一定由直接撞击导致。由于脑组织各部分密度差异,在快速加速-减速运动中相互滑动,导致脑内轴突或神经纤维被拉伸损伤。预后取决于轴突损伤程度。
头部损伤的体征与症状
头部损伤指头部遭受的创伤/损伤。它可能造成头皮外部损伤,也可能不造成;可能引起脑损伤,也可能不引起。头部损伤可能导致颅骨骨折。它是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头部损伤发生率因国家而异:在机动车数量庞大或道路安全标准较差的国家,发生率更高。欧洲和北美每10万人中约有300例,美国年死亡率约为每10万人25例,而英国仅为每10万人9例。
头部损伤的体征和症状:
临床表现因损伤类型及涉及器官(如脑损伤/损害、头皮裂伤等)而异。
头部损伤常见症状包括:
- 昏迷、意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意识混乱、嗜睡、性格改变、清醒期
- 部分患者初期清醒但随后病情恶化,部分患者则不会进一步恶化
- 部分患者可能报告短暂意识丧失(数秒至数分钟)
- 头部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视觉障碍
颅骨骨折可能有以下症状:
- 脑脊液(大脑内部的透明液体)经鼻、口或耳漏出。脑脊液漏强烈提示颅底骨折或脑膜撕裂,这是脑部继发感染的风险因素
- 面部或头部可见凹陷
- 面部或头皮裂伤
- 颅底骨折可能导致乳突部位出血、血鼓膜、脑脊液鼻漏(经鼻漏液)或脑脊液耳漏(经耳漏液)
- 若面部骨骼骨折压迫支配眼肌的神经,患者可能无法移动眼球
头部损伤或脑损伤是危及生命的状况,因此即使表面看似轻微且无可观察体征和症状的患者,也应密切观察数日。因为头部损伤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延迟出现。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