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脑出血:症状、原因与治疗
由Seunggu Han医学博士审阅,Jill Seladi-Schulman博士撰写于2023年6月16日
脑出血是指发生在颅腔内的出血性急症,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及时获得医疗救治至关重要。
当脑部或其周围区域发生出血时,被称为脑出血(brain hemorrhage),也可简称为脑出血。这种状况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且危及生命。因此,识别脑出血症状并在出现相关体征时立即就医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出血的病理机制、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特指脑组织或其包膜间的出血现象,通常由供应脑部的血管破裂所致。
出血时,受损区域的脑组织因供氧不足而受损,同时积血会增加颅内压力,这两种效应均可能导致脑损伤。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脑出血可分为以下类型:
- 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硬脑膜是覆盖大脑的最外层膜状结构。
- 硬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蛛网膜是覆盖脑部的第二层保护膜。
- 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发生在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下腔。软脑膜是紧贴脑组织的最内层膜结构。
- 脑内出血:出血直接发生于脑实质内。
- 脑室出血:出血位于脑室系统,即产生脑脊液的脑内空腔。
脑出血与中风的区别
脑出血泛指颅腔内的出血现象。出血性中风特指引发脑内出血的血管破裂事件。
根据美国中风协会的数据,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病例的13%。
脑出血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头部外伤是脑出血的重要诱因,常见于:
- 交通事故
- 坠落伤
- 运动损伤
- 暴力伤害
非创伤性脑出血常与以下疾病相关:
- 高血压
- 脑淀粉样血管病(β淀粉样蛋白在脑血管沉积)
- 脑动脉瘤
- 动静脉畸形
- 血栓
- 出血性疾病
- 脑肿瘤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
- 高龄
- 吸烟
- 过量饮酒
- 使用可卡因、安非他命等兴奋剂
- 抗凝药物使用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
- 剧烈头痛
- 恶心呕吐
- 头晕
- 嗜睡
- 单侧肢体突然无力或瘫痪
- 面部、四肢单侧麻木或刺痛
- 视觉异常(复视、模糊或视力丧失)
- 运动协调障碍
- 构音障碍
- 意识模糊
- 癫痫发作
- 意识丧失
紧急处理措施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911急救电话。脑出血属于需紧急处理的医疗状况。
治疗方案
治疗优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 保障呼吸道通畅与供氧
- 维持循环与血压
- 监测颅内压
手术治疗目标包括:
- 止血
- 降颅压
- 修复受损区域
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术式或开颅手术(颅骨切开术)。
常用药物包括:
- 降压药
- 抗癫痫药
- 镇痛止吐药
- 抗凝逆转剂
- 血糖调节药
- 皮质类固醇(减轻水肿)
康复治疗涵盖:
- 物理治疗
- 职业治疗
- 语言治疗
- 心理治疗
生存率与预后
及时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但总体死亡率仍较高:
- 硬膜外血肿:超15%
- 硬膜下血肿:30%-80%
- 蛛网膜下腔出血:30天死亡率18%-40%
- 脑内出血:30天死亡率40%-50%
预后受以下因素影响:
- 出血类型与范围
- 神经系统损害程度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就医及时性
- 年龄与基础健康状况
部分幸存者可能遗留认知障碍(思维、记忆、注意力)、言语及运动功能障碍。
重点总结
脑出血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可能由外伤或高血压、动脉瘤等疾病引发。不同类型的脑出血在治疗方案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以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