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组影响您的健康,包括炎症和疾病。
这项研究表明肠道健康与健康老龄化及长寿存在强关联。
在饮食中多摄入发酵食品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提出"所有疾病始于肠道"的观点。尽管他生活于公元前460年至377年,远早于现代科技甚至显微镜的出现,但当代研究证实这一理念可能具有科学依据。
胃肠道栖息着约100万亿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既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其中部分为免疫细胞,持续与肠道内其他微生物进行信息交换。这些微生物需维持精妙平衡,一旦失衡(称为菌群失调),将引发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及感染易感性升高等疾病。
肠道中发生多种生物过程,从维生素和氨基酸合成到不可消化纤维发酵为短链脂肪酸。科学家发现,肠道活动深刻影响全身健康。意大利研究人员好奇肠道微生物组与年龄相关特征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成果发表于《衰老》期刊。以下是关键发现。
研究如何开展?
研究人员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进行调查,该方法利用基因变异建立可调整因素与结果间的因果联系。他们测试了37种代表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功能的特征同年龄相关特征之间的55,130种潜在因果关系。
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制药蛋白质组学项目的血液检测与遗传数据,涵盖1,472种炎症及心血管代谢循环血浆蛋白和18种复杂特征。研究人员将结果与既往研究比对,并考察微观作用路径以深化机制理解。研究团队强调严格遵循当前孟德尔随机化指南,确保结果可靠性。
研究发现什么?
统计分析检验了与衰老相关的多种结果,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心血管疾病、中风、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及炎症蛋白指标,同时测试了寿命等衰老维度(含父母寿命)。
研究结果证实肠道微生物组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6种炎症蛋白及25种心血管代谢蛋白存在因果关联。换言之,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心脏病、糖尿病等炎症相关疾病。但研究团队指出需进一步验证,因因果关系证明存在难度——无法完全隔离变量,且本研究未考量饮食与生活方式等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因素。此外,既往研究方法差异削弱了结论强度,研究者亦未能100%复现前人成果。
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
该研究解读较复杂,其核心在于建立肠道健康与健康寿命(健康老龄化)及寿命长度的关联。尽管支持因果关系,研究者坦承未能完全证实,仅表明强关联性。
此发现强化了肠道健康影响炎症与疾病的既有证据,但需注意双向关系:肠道健康影响炎症和疾病,而炎症和疾病同样反向作用于肠道健康。
就饮食而言,肠道主要需要两类物质:益生菌与膳食纤维。益生菌即有益细菌,可通过酸奶、开菲尔、泡菜和酸菜等发酵食品补充。全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种子富含膳食纤维;当纤维抵达大肠后,有益菌将其转化为短链脂肪酸,从而降低炎症。
生活习惯与肠道健康亦呈双向影响。例如,睡眠激素在肠道生成,菌群失调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反之,睡眠质量不足亦会扰乱微生物组。运动、压力和酒精摄入同样影响肠道健康。
专家建议
本研究表明肠道健康与健康老龄化及长寿存在强关联。维护肠道微生物组需采取全健康策略:每日摄入发酵食品与足量膳食纤维,保持规律运动;审视压力源并采取减压措施,确保优质睡眠;减少糖分与酒精摄入。这些举措不仅促进微生物组健康,更将全面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