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血管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导的全国性研究,揭示了更有效治疗心房颤动(AF)的方法——这是一种与中风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的心律常见问题。
今天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与当前治疗的第一步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早期采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冷冻消融)在降低严重长期健康影响风险方面更为有效。
"从一开始就对患者进行冷冻消融治疗,我们发现更少的人会进展为更危及生命的持久性心房颤动形式,"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副教授、温哥华综合医院心律服务主任杰森·安德雷德博士表示。"短期内,这意味着心律失常复发减少、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医院就诊次数减少。从长远来看,这可以转化为中风和其他严重心脏问题的风险降低。"
冷冻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涉及将一根小管引导至心脏,利用低温杀死有问题的组织。历史上,该手术一直被保留作为二级治疗,当患者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没有反应时才使用。
"这项研究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适当患者中早期进行冷冻消融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初始治疗,"安德雷德博士说。
早期干预阻止疾病进展
心房颤动影响约3%的人口,即超过100万加拿大人。
虽然这种疾病始于孤立的电活动紊乱,但每次复发事件都会导致心脏发生电和结构变化,从而引发持续时间更长的事件,即持久性心房颤动(发作持续超过七天)。
"心房颤动就像一个滚下山坡的雪球。每次心房颤动发作都会导致心脏发生渐进性变化,心律问题会变得更严重,"安德雷德博士解释道。
这项来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新发现表明,冷冻消融可以阻止这种雪球效应。
在该试验中,加拿大全国研究团队在加拿大18个地点招募了303名心房颤动患者。一半患者被随机选择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另一半则接受冷冻消融治疗。所有患者都植入了监测设备,记录研究期间的心脏活动。
三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冷冻消融组的患者进展为持久性心房颤动的可能性更低。在随访期间,冷冻消融患者住院率也较低,并且经历的导致死亡、功能障碍或长期住院的严重不良健康事件更少。
解决根本原因
由于冷冻消融能够针对并摧毁引发和维持心房颤动的细胞,研究人员表示它可以带来更持久的益处。
"使用冷冻消融,我们是在治疗疾病的病因,而不是用药掩盖症状,"安德雷德博士说。"如果我们从冷冻消融开始,我们可能能够在心房颤动早期阶段就将其修复。"
这项新研究建立在安德雷德博士及其团队之前的一项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证明冷冻消融在减少心房颤动短期复发方面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
研究人员表示,更有效的早期干预将使患者和医疗系统都受益。目前,与心房颤动相关护理相关的成本估计占年度医疗总支出的2.5%。预计这些成本将在未来二十年内上升至4%。
"证据越来越表明,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处理心房颤动治疗的方法了。通过有效的早期干预,我们可以让人们保持健康、快乐并避免住院,这将为患者及其家庭以及整个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益处。"
更多信息: Jason G. Andrade 等人,冷冻消融或药物治疗后心房颤动的进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2)。DOI: 10.1056/NEJMoa2212540
期刊信息: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提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