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最安静的遗憾之一,就是在有机会时没有多睡些觉。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睡眠似乎变得更加难以捉摸。许多老年人在夜间辗转反侧,或在日出前就醒来。近一半的老年人睡眠不足,约三分之一的老年人依靠安眠药来应对失眠问题。
但最新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能会适得其反。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患有失眠症的老年人长期使用安眠药与更差的睡眠质量相关——甚至比那些有失眠问题但不服用药物的人睡眠质量更差。
睡眠辅助药物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发表在《睡眠》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不服用药物的老年人相比,经常使用处方睡眠辅助药物的老年人深度恢复性睡眠更少。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康考迪亚大学睡眠、认知与神经影像实验室主任Thanh Dang-Vu博士告诉《Nifty 50+》杂志,长期使用常见处方安眠药"在睡眠质量方面并不能提供益处"。
他补充说,这些药物的使用"不仅有风险,还会恶化睡眠质量——特别是影响对大脑健康和记忆巩固至关重要的睡眠方面"。Dang-Vu同时也是蒙特利尔老年病学研究所(IUGM)的神经科医生和研究员,以及加拿大睡眠学会研究副主席。
深度睡眠,也称为慢波睡眠,是心率、呼吸和血压下降,身体释放修复组织和强化骨骼的激素的阶段。这也是身体和大脑进行大部分夜间修复工作的阶段。在此睡眠阶段,大脑巩固记忆,通过允许海马体(大脑的记忆中心)与新皮层有效沟通,将记忆从短期存储转移到长期存储。
慢波睡眠对睡眠不足特别敏感。当老年人获得的这种深度恢复性睡眠减少时,可能会使记忆和思维问题恶化,因为海马体和新皮层之间的连接减弱,使大脑更难组织和保存新信息。这反过来可能会加速与年龄相关的记忆衰退。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了101名老年人,将他们分为三组:睡眠良好的人、有失眠问题但不使用睡眠辅助药物的人,以及长期使用睡眠辅助药物的失眠患者(每周三次或以上,持续三个月以上)。参与者接受了夜间多导睡眠图检查,该检查记录睡眠期间的生理功能,包括脑电波、呼吸和心率。
睡眠辅助药物的问题
对许多老年人来说,睡前服用一片药似乎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但长期使用需要付出代价。
苯二氮䓬类药物和类似药物在短期使用(不超过两到四周)时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例如用于时差反应或暂时性压力。它们通过增强一种减缓大脑活动并产生镇静、促睡效果的脑化学物质的作用来发挥作用。然而,临床指南建议老年人完全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因为它们可能带来混淆、头晕、昏厥、跌倒和住院等潜在风险。
老年人尤其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的身体处理这些药物的速度更慢,大脑对药物效果更敏感,这使得副作用更强且持续时间更长。
由于这些药物不能解决睡眠不良的根本原因,因此被视为二线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苯二氮䓬类药物不适合长期使用,因为它们极易成瘾。随着时间推移,使用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才能达到相同效果,导致依赖。
即使在正常或低剂量下,突然停用也可能导致戒断症状。症状可能包括焦虑、易怒、疲劳、虚弱和胃肠道问题,在极少数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癫痫发作。
对老年人来说,风险更为复杂,因为他们与记忆和处理速度相关的认知功能会随着年龄自然下降。研究表明,苯二氮䓬类药物会进一步损害这些能力,放大衰老对认知的影响。定期使用睡眠药物的人比不使用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高出约30%。
长期使用不仅带来长期风险——它还可能破坏它本应帮助的睡眠。Dang-Vu解释说,长期使用安眠药会导致浅层且恢复性较差的睡眠。"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在醒来时可能不会感到神清气爽,可能更难记住新信息。"
服用这些药物的老年人可以与医生合作,逐渐减少药物用量,同时开始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项目,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减少失眠症状。晚年生活中睡眠困难很常见,寻求快速缓解是可以理解的。但值得确保你所采取的解决方案真正帮助你,不仅在今晚,而且从长远来看。如果你睡眠不好,请与医生讨论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的方法。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