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埃默里大学发布的研究显示,特定精神健康问题会使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增加50-100%,已患心脏疾病者若合并精神问题,不良预后风险更激增60-170%。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期刊的系统综述分析了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健康差异。数据显示:
- 重度抑郁症:72%风险
- PTSD:57%风险
- 双相情感障碍:61%风险
- 惊恐障碍:50%风险
- 恐慌性焦虑:70%风险
- 精神分裂症:近100%风险
研究特别指出双向关联:40%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存在精神健康问题。埃默里大学团队发现,合并抑郁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是单一心脏病患者的两倍以上。
压力生理机制解析
研究揭示精神疾病与心血管风险的双重机制:
- 自主神经系统(ANS)紊乱:调控心率、血压及炎症反应的关键系统,其失调可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及自主神经灵活性降低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异常:影响免疫应答和代谢调节,引发慢性炎症和高血压
社会因素与医疗质量
研究强调三重障碍:
- 经济可及性:精神疾病患者面临医疗费用和就诊途径障碍
- 健康素养:疾病认知不足影响早期筛查与治疗
- 临床研究偏见:随机对照试验常将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在外
多学科诊疗建议
研究通讯作者Viola Vaccarino教授提出:
"建议组建跨学科团队,包括专科医生、社工及护理人员,建立整合心理健康、行为干预与心血管治疗的医疗模式。这种协同诊疗体系不仅能改善患者预后,更关乎精神疾病群体平等健康权的实现。"
研究团队来自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研究数据强调需将精神疾病纳入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并呼吁修正现行医疗体系对共病患者的结构性排斥。
来源:埃默里大学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