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首要致死原因,每年造成约1790万人死亡。这是一组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群,涵盖冠心病、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相关病症。超过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源于心肌梗塞和中风,其中三分之一死亡案例属于早逝,患者年龄不足70岁。
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行为风险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烟草使用及有害饮酒。在环境风险因素中,空气污染尤为突出。这些行为因素在个体层面会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超重肥胖等"中间风险因素"。这些指标可在基础医疗机构进行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发生心肌梗塞、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
停止烟草使用、减少膳食盐分摄入、增加果蔬摄取、保持规律运动以及避免有害饮酒已被证实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制定促进健康选择的卫生政策(如改善健康食品可及性)和提升空气质量等环境干预措施,对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通过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并提供规范治疗,可预防多数早逝案例。确保所有基础医疗机构都能获得非传染性疾病治疗药物和基本医疗技术,是保障患者及时获得治疗和咨询的关键。
症状
心肌梗塞与中风
血管病变往往无明显症状,心肌梗塞或中风可能是疾病的首发表现。典型心肌梗塞症状包括:
- 胸部中央疼痛或压迫感;和/或
- 上肢(左侧肩部、肘部)、下颌或背部的疼痛或不适感。
伴随症状可能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冷汗及面色苍白。女性更易出现呼吸急促、恶心呕吐以及背部/下颌疼痛。
中风最典型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单侧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其他症状包括突发:
- 单侧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
- 意识混乱、言语障碍或理解困难;
- 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
- 行走困难、眩晕和/或平衡协调障碍;
- 无明确诱因的剧烈头痛;和/或
- 晕厥或意识丧失。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风湿性心脏病
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心律不齐、胸痛和晕厥。未及时治疗的风湿热(可引发风湿性心脏病)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疼痛肿胀、恶心、腹痛及呕吐。
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全球战略预防、管理和监测心血管疾病,重点降低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战略措施包括:控制风险因素、建立诊疗标准、提升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以及监测疾病流行趋势以指导全球和国家行动。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既包括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有害饮酒和缺乏运动等行为因素,也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糖等生理指标,这些与社会决定因素(如人口老龄化、收入水平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