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9日至22日举行的IDWeek 2025国际会议上,韩国ST Pharm公司的薛萌博士展示了其在研HIV-1变构整合酶抑制剂(ALLINI)Pirmitegravir的概念验证临床试验结果。作为首款在HIV-1成人患者中实现临床概念验证的ALLINI类药物,Pirmitegravir通过结合HIV-1整合酶上的晶状体上皮衍生生长因子/p75变构位点,干扰病毒正常多聚化并导致病毒核糖核酸错误定位,从而阻断病毒正确组装并产生无感染性病毒颗粒。该作用机制区别于多替拉韦、比克替拉韦等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有望在耐药性管理方面提供显著优势。
这项持续进行的IIa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正在评估Pirmitegravir对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1感染成年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作为每日单次口服药物,该制剂在治疗十天后即实现显著病毒载量降低,且耐受性良好,标志着这一长期具有临床前潜力的作用机制取得重要里程碑。
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接受200mg或400mg剂量Pirmitegravir每日单次治疗十天的受试者,病毒载量分别显著降低-1.55 log₁₀和-1.19 log₁₀ copies/ml,而安慰剂组仅降低-0.25 log₁₀ copies/ml。治疗过程耐受性良好,仅出现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和腹泻,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治疗中断。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药物1小时内快速吸收,半衰期12-14小时,蓄积作用微弱,支持每日单次给药方案。
早期健康志愿者I期研究已证实其良好耐受性和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暴露量呈亚剂量比例关系,为当前剂量探索研究提供了支持依据。
这些发现证实了整合酶变构抑制在临床上的可行性,验证了一种具有补充现有ART治疗方案潜力的新型抗病毒药物类别。若正在进行的600mg剂量组及后续临床研究能持续保持疗效与安全性,Pirmitegravir有望成为十余年来首个作用机制创新的HIV治疗药物,标志着新一代HIV疗法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HIV治疗市场庞大且竞争激烈,涵盖多种药物类别,但开发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治疗药物以应对耐药性挑战,仍需持续投入研发力量。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