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夜间食用开心果可以显著改变糖尿病前期成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群。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夜间食用开心果可以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饮食质量标志物。
专家建议患有该病的人用开心果代替典型的夜间零食,以改善代谢健康。
高级作者特伦斯·莱利表示:“对糖尿病前期个体的常见饮食建议是,在夜间食用含有15至30克碳水化合物的小吃,以帮助调节夜间和早晨的血糖水平。例如,你可以吃一到两片全麦面包。”
研究报告指出,连续12周每晚食用约两盎司开心果的参与者,与那些食用推荐的15至30克碳水化合物小吃的人相比,拥有更多的能够产生有益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的“好”细菌。
研究人员表示,丁酸盐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支持抗炎过程并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
通讯作者Kristina Petersen教授说:“开心果似乎能够显著改变糖尿病前期成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尤其是在作为夜间小吃食用时。”
“这些微生物组的变化可能带来其他长期健康益处——可能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展或减少系统性炎症——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在本次试验中,共有51名糖尿病前期成年人参与。每位参与者都接受了两种治疗,科学家通过分析他们的粪便样本来根据基因组成对细菌进行分类。
Petersen教授指出:“食用开心果的参与者还经历了几种与不利代谢结果相关的细菌群组的减少。”
“一种名为Blautia hydrogenotrophica的细菌——这种细菌有助于产生可能在血液中积累并对肾脏和心脏健康有害的化合物——在食用开心果后水平降低。”
她补充道:“分解食物中如开心果等有益抗氧化化合物的Eubacterium flavonifractor水平也下降了。”
阅读发表在《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杂志上的研究报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