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生理监测(RPM)——即通过数字工具在就诊间隔期追踪患者健康数据的技术——有望改善慢性病管理并重塑初级医疗服务体系,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新近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先前研究已探讨RPM对使用该技术患者的影响,但本研究首次量化了RPM对医疗机构的实际作用,包括其对诊所收入、服务交付及跨患者资源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卫生事务》期刊。
"RPM服务常被宣传为既能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又能增加收入的解决方案,但这并非必然结果。"研究作者、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助理教授米切尔·唐格(Mitchell Tang)博士表示。
研究人员通过全美联邦医疗保险数据,筛选出2019至2021年间开始申报RPM费用的754家初级医疗诊所。分析发现,采用RPM的诊所较未采用同类诊所在后续两年内联邦医疗保险收入增长20%。收入增幅主要来自RPM计费,约四分之一源于附加的护理管理及门诊就诊量提升。
最令人意外的是,唐格及其合著者指出:采用RPM的诊所并未减少非RPM患者的就诊机会。
"此前担忧为部分患者提供RPM所需额外时间与资源会以牺牲其他患者护理为代价,"唐格解释道,"事实恰恰相反——诊所整体接诊量增加,新增服务主要面向疾病负担较高的患者群体,其中许多是非裔或同时符合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计划资格的患者。"
"在各界呼吁强化初级医疗体系的当下,本研究表明RPM等技术有望使初级医疗更具可及性、主动性和患者中心性,"波茨坦大学哈索·普拉特纳研究所数字健康、经济学与政策教授、合著者阿丽尔·D·斯特恩(Ariel D. Stern)博士表示。但作者同时警示,若缺乏监管的大规模推广可能显著推高联邦医保支出。
"基于循证的报销政策至关重要,例如设定监测时长与患者资格的科学上限,这样才能激励高价值RPM服务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其他合著者包括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费利佩·马孔德斯(Felippe Marcondes)和布朗大学的阿提夫·梅罗特拉(Ateev Mehrotra)。
更多信息:马孔德斯等,《采用远程生理监测的诊所增加联邦医疗保险收入与门诊量》,《卫生事务》(2025),DOI: 10.1377/hlthaff.2025.00683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