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莎·王 报道
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老年人群每日仅需步行3000步,即可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规律运动对脑部炎症或血流的调节作用有关。
此前将规律运动与认知衰退减缓关联的研究,多依赖参与者回忆自身活动水平,且极少探讨运动产生效果的原因。为弥补这些不足,哈佛大学的王维英(Wai-Ying Wendy Yau)及其团队对296名50至90岁认知健康人群进行了分析。这些参与者佩戴计步设备一周,以客观测量活动水平。
多数参与者接受了脑部成像检查,以检测其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的基线水平——这两种错误折叠蛋白的团块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此后,这些蛋白水平通常每两到三年测量一次,随访期介于3至14年之间。参与者还每年完成认知测试,评估记忆力和信息处理速度等指标。
研究人员将步数、成像和认知测试数据输入统计模型,估算运动对认知衰退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初始脑部β-淀粉样蛋白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参与者中,每日步行3000至5000步似乎能显著减缓tau蛋白的异常积累,但对β-淀粉样蛋白无此效果。
“运动以某种方式减缓了这种tau蛋白的扩散,而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发展(相比β-淀粉样蛋白)关联更为密切,”未参与该研究的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查尔斯·马歇尔(Charles Marshall)表示。
与每日步行少于3000步(定义为缺乏活动)相比,上述步数范围还使认知衰退速度在平均9年的随访期内降低约40%。但研究人员缺乏数据评估随访期间是否有参与者被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病。
同时,每日步行5000至7500步似乎能进一步减缓tau蛋白积累,使认知衰退速度比缺乏活动状态降低54%。然而,超过7500步后并未观察到额外的认知益处。“tau蛋白相关益处和认知益处最终会达到平台期,”王维英指出。
研究人员未深入探究规律运动产生这些效果的具体机制,但可能源于运动减少炎症的作用——炎症被认为是错误折叠蛋白引发的后果,会破坏神经连接并杀死细胞。运动也可能促进脑部血流或提升保护性激素水平。
不过,该研究无法证明每日5000步能减缓或延迟认知衰退。马歇尔表示,尚未被诊断或察觉的既有损伤可能影响人们的运动能力或动机。其他生活方式或社会经济因素(研究团队已尝试调整部分因素)也可能影响活动水平和tau蛋白含量。
尽管如此,规律运动具有多重健康益处,无需成本且几乎无副作用,可能激励人们每日完成3000步或更多,尽管其对认知功能的确切效果尚不明确。“我给人们的建议始终是不要过度执着于步数目标的‘神奇数字’,”马歇尔表示,“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定期进行某种活动,它不必很多,也不必高强度,关键在于高频率地完成适度身体活动。”
先前研究表明,包括运动在内的坚定生活方式改变可改善认知衰退。但王维英指出,未来需要开展随机分配参与者实现不同日步数目标的研究,以区分运动与其他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并确认其是否真能减缓tau蛋白积累。
期刊参考:
《自然医学》DOI: 10.1038/s41591-025-03955-6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