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DNA检测揭示皮肤科医生难以观察到的炎症性皮肤疾病成因

Parallel Health公司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发现皮肤炎症疾病的潜在微生物失衡,传统临床观察难以发现这些致病因素。该技术可识别细菌菌株级失衡,指导痤疮、玫瑰痤疮等疾病的精准治疗,并探索噬菌体疗法作为广谱抗生素替代方案,有望每年减少4000万例耐药性感染死亡。

美国3天前

对话伦理与法律AI基因组学专家Ma'n H. Zawati

本文采访了麦吉尔大学基因组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Ma'n H. Zawati,探讨人工智能在基因组生物标志物识别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重点解析了AI在癌症个性化治疗中的潜力、数据偏见风险、隐私保护难题,以及如何通过多元群体参与制定负责任的AI应用框架。研究团队提出需建立包含少数族裔、残障人士等边缘群体意见的伦理指南,确保AI技术不加剧医疗不平等,为DNA到RNA精准医疗的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拿大4天前

微针疗法联合药物及干细胞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应用研究

本文系统阐述了微针疗法(MN)联合5%米诺地尔、新型抗雄激素药物(clascoterone)及干细胞技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的临床方案。研究指出1.5毫米针长的滚轮式微针装置可实现药物透皮输送至毛囊单位的最佳深度,配合术后24小时外用生发溶液可提升80%患者的头发密度达50%以上。同时探讨了毛囊干细胞(HFSC)移植结合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在中度AGA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强调需通过更多随机对照试验建立标准化联合治疗方案。

意大利2025-08-16

新型人工智能模型在医学与交通领域展现突破性进展

斯坦福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发的新型AI模型在医疗诊断准确率提升23%、自动驾驶系统反应时间缩短至0.8秒等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该技术采用改进型transformer架构,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实现能耗降低40%,但数据隐私专家警告需建立新的伦理评估框架

美国2025-08-16

再生、重塑、恢复:基于外泌体疗法实现神经再生

本篇专访详细解析NurExone Biologics研发的外泌体药物ExoPTEN通过靶向PTEN基因促进神经再生的突破性疗法。该疗法在脊髓损伤、视神经损伤及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显著疗效,已获FDA和EMA孤儿药认证,计划于2026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文章系统阐述了外泌体载体优势、治疗机制、临床转化潜力及规模化生产解决方案,同时展望了该平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加拿大2025-08-16

生物技术革新如何塑造健康未来

本文系统解析了生物技术在抗衰老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涵盖表观遗传重编程、先进提取技术及递送系统创新。通过解析Winters Biotechnology等企业开发的双极性提取技术、纳米递送系统及基因疗法应用,揭示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如何通过协同合作推动抗衰老产品迭代。文中引用2025年市场规模预测数据,强调消费者对科学抗衰方案的迫切需求,预示到2034年相关市场价值将翻倍突破97亿美元。

美国51分钟前

iTolerance任命FDA前生化实验室主任Emily Shacter博士为科学顾问

美国再生医学公司iTolerance宣布任命前FDA生物化学实验室主任Emily Shacter博士担任科学顾问,凭借其三十余年监管经验推进糖尿病细胞治疗和器官移植技术开发,该技术平台通过局部免疫耐受诱导可避免终身免疫抑制,同时拓展至肝衰竭治疗和纳米颗粒制剂器官移植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等权威期刊。

美国1小时前

科学家谈如何健康衰老:睡眠是民主的、普遍的、廉价的,却无人能足量获得

爱因斯坦衰老研究所专家Ana María Cuervo与古人类学家Juan Luis Arsuaga探讨衰老机制,揭示基因、饮食时间、社会关系对健康衰老的影响,分析二甲双胍等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强调表观遗传可逆性与个性化衰老干预的可能性,指出肥胖与生活方式正在抵消现代医学进步。

西班牙2小时前

一项骨质流失实验即将启程前往国际空间站

SpaceX第33次商业补给任务将于8月24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携带研究微重力环境下骨密度流失的医学实验装置。该实验通过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细胞,探索白细胞介素6信号通路对骨质退化的作用机制,既为月球和火星长期任务中的航天员健康防护提供方案,也将推动地球骨质疏松症治疗技术发展,预计在国际空间站开展为期19天的细胞培养实验。

美国5小时前

生物优化正风靡美容界——如何以经济实惠的方式将其融入日常护理

本文通过多位皮肤科专家解读美容领域新兴的生物优化技术,揭示其核心原理——通过先进成分和精准配方优化皮肤生物学特性。文章提供五项实用建议:维护皮肤屏障功能、强化深层补水、引入细胞衰老靶向成分、优化多肽与抗氧化剂使用及合理应用视黄醇。特别强调预算有限人群的可行性方案,同时探讨该技术在皮肤修复与抗衰老领域的创新应用。

英国6小时前

暂停细胞死亡或是地球和太空医学的终极前沿

伦敦大学学院与欧洲航天局的研究揭示,通过干预细胞坏死机制可能革新衰老相关疾病治疗并突破深空探索瓶颈。该突破性发现将坏死从传统认知的"细胞死亡终点"重新定义为"系统性退化的驱动机制",为肾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太空辐射损伤提供全新治疗靶点。

英国6小时前

ESMO Breast:肠道微生物组与乳腺癌复发相关联

在ESMO Breast 2025会议上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可能与乳腺癌复发存在关联。通过对103名早期乳腺癌患者和160名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研究发现复发患者体内厚壁菌门和瘤胃球菌科菌种丰度显著升高,且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糖基水解酶基因存在差异表达。这项发现为乳腺癌个性化治疗和复发风险预测提供了新方向,但研究团队强调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

西班牙1小时前

9个日常习惯可改善肠道健康

本文系统阐述了通过饮食调整、压力管理、规律运动等九个日常习惯改善肠道健康的具体方法。重点介绍了地中海饮食对肠道菌群的促进作用,强调慢性压力对肠道炎症的影响,并提供关于益生菌补充、戒烟限酒等专业建议。文章还列出了肠道健康食品清单和肠道失衡的预警信号,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健康管理方案。

美国2小时前

果胶与肠道健康及其他作用:一项综述

本文系统综述了果胶的化学特性、提取技术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果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的机制,并延伸讨论了其在预防肥胖、糖尿病和癌症等代谢性疾病中的多重生物活性。研究还分析了果胶作为益生元、合生元的协同效应,以及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前景,为开发天然膳食纤维干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荷兰3小时前

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被发现增强HIV感染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的宫颈阴道分泌物会显著增强HIV感染风险,揭示了BV与HIV易感性增加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比较了BV患者甲硝唑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的黏膜免疫环境,发现BV患者阴道pH值、努根特评分、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宫颈阴道灌洗液(CVL)在体外实验中不仅削弱了健康对照组的HIV抑制作用,反而使HIV感染性增强超过四倍。微生物组分析显示,保护性乳酸杆菌减少以及普雷沃氏菌、小链双歧杆菌等病原菌增加,与HIV感染增强密切相关。研究强调早期诊断和开发可持续恢复阴道微生态的治疗方法对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性。

美国3小时前

你的微生物群能告诉你什么健康信息?

本研究针对土耳其克尔克拉雷利大学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开展为期8小时的微生物群知识教育,通过同伴教育模式显著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研究表明,教育后平均知识得分从77.5分提升至93.3分(p<0.001),87.3%参与者显示显著知识增长。研究证实同伴教育模式能有效提升助产专业学生对微生物群在新生儿健康、女性健康及疾病关联的认知,为未来微生物群教育项目提供可借鉴模型。研究同时揭示互联网(68%)和医疗从业者(32%)是学生获取微生物群知识的主要渠道。

土耳其4小时前

营养师推荐:8种最佳益生菌食物

本文由纽约美食作家撰写,系统解析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酸奶、开菲尔、泡菜等8种最佳益生菌食物的科学依据与健康效益,包含哈佛医学院等权威机构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膳食建议,涵盖每日摄入量指导及与补充剂的对比分析。

美国4小时前

外泌体会成为下一个重大突破吗?

本文系统阐述了外泌体作为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在再生医学、靶向药物传递和癌症诊疗中的革命性作用。从1983年发现历程到跨血脑屏障的治疗潜力,重点解析其作为骨组织修复促进剂、生物标志物载体及液体活检工具的多维度应用,并探讨其内容物异质性带来的临床转化挑战。

美国4小时前

全球外泌体研究市场预计2030年达4.806亿美元

全球外泌体研究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1.89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8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7.5%。市场扩张主要由制药与生命科学领域投资增加、癌症发病率上升及外泌体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推动。北美因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与企业密集度成为主导地区,主要企业包括赛默飞世尔科技(美国)、QIAGEN(德国)等。

美国15小时前

Capricor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基于外泌体的新型疫苗1期临床试验首位受试者完成给药

美国圣地亚哥消息,Capricor Therapeutics公司(NASDAQ: CAPR)宣布其基于外泌体的StealthX™疫苗1期临床试验首位受试者完成给药。该试验由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下一代计划"资助,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执行,获得FDA研究性新药申请批准。该研究首次在人体评估StealthX™疫苗特性,初期聚焦SARS-CoV-2刺突蛋白,后续将拓展至核衣壳蛋白,并计划开发多价疫苗。该外泌体疫苗平台不含佐剂,具有天然递送系统和快速适应新靶点的潜力,未来可能用于罕见病和靶向治疗领域。NIAID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获得初步数据。

美国21小时前

外泌体疗法在坦帕:利用人体自然修复机制的突破性治疗

本文系统介绍了外泌体疗法在坦帕市的临床应用,详细阐述了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介质的生物学特性,羊水来源外泌体的显著优势,以及该疗法在关节疼痛、神经损伤、慢性创面等领域的治疗机制。通过解析外泌体对免疫调节、组织再生和炎症消退的作用通路,结合当前科研成果与临床实践,展示了这种无细胞疗法在运动医学和慢性病管理中的广阔前景,同时说明了治疗流程、适用人群及安全性等关键信息。

美国1天前

外泌体疗法在毛囊再生中的临床疗效评估

本文系统综述了外泌体疗法在雄激素性脱发等毛囊再生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揭示了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抗炎作用及血管生成促进毛囊循环的分子机制。临床数据显示单次MSC来源外泌体注射可使患者3个月内发量显著增加,联合疗法可提升治疗效果。文章同时指出当前疗法存在标准化缺失、费用高昂及监管空白等挑战,强调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长期疗效,该疗法为传统药物和PRP治疗无效的脱发患者提供了新型微创解决方案。

美国1天前

外泌体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力挖掘:全面综述

本文系统综述了外泌体(EXOs)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核心作用,深入解析了其生物合成机制、分离技术及在皮肤、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修复应用。通过分析其作为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和免疫调节中的最新进展,文章揭示了外泌体通过传递microRNA、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调控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了临床转化面临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挑战,为外泌体介导的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框架。

伊朗1天前

姜黄素或成糖尿病体重管理新答案

最新研究显示姜黄素补充剂可帮助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每日剂量超1500毫克且持续22周以上效果显著。该研究分析20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姜黄素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减重2.5公斤,腰围缩小1.8厘米。专家指出其通过激活AMPK通路及抗炎机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强调需配合生活方式改变,且需更多跨国临床试验验证。

伊朗1分钟前

促进皮肤健康的十大要点与避雷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皮肤经皮吸收特性,系统阐述选择护肤品的五大核心原则。重点强调避免使用含对羟基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盐等有毒化学物质产品,推荐选用经认证的有机成分护肤品。同时指出通过膳食补充抗氧化剂与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性,并强调建立科学护肤流程对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和整体健康的关键作用。

南非2分钟前

志愿者医学诊所卡斯卡德山区分部通过新牙科护理套房扩大"触手可及的健康"服务范围

俄勒冈州本德市的志愿者医学诊所卡斯卡德山区分部在多方资助下扩建牙科护理设施,将牙科保健与糖尿病治疗相结合。该创新模式使65%参与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急诊就诊率下降22%,并通过营养课程、健身指导、行为健康支持等综合手段提升患者整体健康,开创了社区医疗新模式。

美国13分钟前

城市高温和污染与儿童行为变化有关联

纽约城市大学与西奈山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孕妇在妊娠期间同时暴露于夏季高温和空气污染中,可能导致儿童激素水平变化,进而引发长期行为问题。该研究跟踪了256名纽约市少数族裔儿童从出生到5岁的发展状况,揭示了环境污染对城市社区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并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特别指出,在高污染地区,妊娠初期的高温暴露会显著改变儿童孕酮水平,导致5岁时出现焦虑、抑郁等行为问题。

美国13分钟前

海伍德地区医疗中心迎来运动医学骨科专家加入

运动医学专家Samantha Levin博士正式加入北卡罗来纳州克莱德镇的西方卡罗莱纳骨科专家诊所,专长膝肩微创手术及运动损伤治疗。其临床经验丰富,兼具骨科基础医疗与创伤护理能力,曾担任美国滑雪队随队医生。该医生毕业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在罗切斯特大学完成运动医学专科培训,并持有波士顿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美国18分钟前

五种常见药物可能正在损害你的听力

本文系统揭示了五类常见药物可能引发听力损伤的风险机制,包括抗生素、心脏药物、化疗药物、止痛药和抗疟疾药物,详细说明了每类药物的作用原理、临床表现及风险因素,并提供了针对高危人群的用药警示和应对建议,涉及药理学、听力医学和公共卫生等多个专业领域。

英国32分钟前

三星计划于2025年推出AI健康教练功能

三星计划在2025年底前于美国推出AI健康教练功能,该功能将作为三星健康应用的智能聊天工具,协助用户管理健康数据、药物和饮食,并通过整合三星收购的健康数据平台Xealth实现服务升级。该功能初期将免费开放,后续可能推出付费增值服务。全球AI医疗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26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870亿美元。

美国2分钟前

2025年制药行业十大技术趋势

本文系统分析了2025年制药行业将重塑产业格局的九大技术趋势,涵盖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实时试验监测、mRNA技术扩展、区块链数据透明化等关键领域,强调技术创新如何提升研发效率、优化供应链并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全文通过具体技术应用场景和监管机构动态,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深远影响。

西班牙1小时前

医疗领域悄然兴起的AI热潮正在催生新一代领军企业

全球医疗AI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1880亿美元,Avant Technologies通过Vision AI平台开发早期疾病检测技术,与Butterfly Network、AptarGroup等企业共同推动AI在慢性病筛查、癌症诊疗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其中Avant的视网膜成像算法检测灵敏度超90%,并与AstraZeneca合作开发肾病筛查算法,Relay Therapeutics则利用AI加速精准肿瘤药物研发,标志着医疗AI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化应用的转折点。

加拿大1小时前

人工智能在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本专题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突破性应用,涵盖流行病学监测、快速诊断、耐药监测、药物开发等关键领域。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可快速分析病原体基因组序列和显微图像,AI技术显著提升了传染病诊断效率,并能预测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趋势和演化方向。专题收录的15篇研究包括深度学习算法开发、影像分析技术创新及抗感染治疗方案优化等多项成果,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新型传染病挑战中的战略价值。

瑞士1小时前

患者对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辅助应用持积极态度

曼彻斯特大学与剑桥大学联合研究显示,患者与医护人员普遍支持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在线问诊。研究通过焦点访谈揭示,AI在优化分诊流程、提升问诊效率、辅助医生决策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但需以医生临床判断为保障,确保医疗安全与人性化服务。该成果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

英国2小时前

爱尔兰医疗保健奖反映医疗领域向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转变

2025年爱尔兰医疗保健奖新增"医疗团队年度奖"和"人工智能最佳应用奖",重点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都柏林仁慈修女医院放射科的应用案例,体现爱尔兰医疗系统数字化转型趋势。该奖项将于2025年11月4日在都柏林举办,已收到来自70多家机构的超过600份申请。

爱尔兰2小时前

心脏病的九大隐蔽征兆

本文系统阐述了心脏病可能表现出的九种隐蔽症状,包括平躺呼吸困难、间歇性腿部疼痛、勃起功能障碍、下肢水肿、无诱因疲劳、夜间多尿、口腔异味、恶心反胃以及慢性咳嗽,并深入解析了这些症状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关联,特别强调女性更需警惕非典型症状。

美国41秒前

心血管健康训练:通往更健康心脏之路

本文系统解析心血管健康训练的核心价值,涵盖定义、生理机制及12项科学训练方案。通过解析跑步、游泳等6大运动模式,揭示其对心肺功能提升的差异化效果,并提供包含渐进训练、趣味化设计等5大实践策略。内容同时强调该训练在体重管理、免疫增强等健康维度的跨界效益,为不同健身需求人群提供个性化方案参考。

美国13分钟前

每日进食窗口小于8小时可能增加135%心血管死亡风险 研究发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发表于《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显示,每日进食时间不足8小时者心血管死亡风险较12-14小时进食者升高135%。该发现挑战了极端限时饮食有益心血管健康的普遍认知,研究分析了19831名美国受试者数据,建议慢性病患者应谨慎采用极端限时饮食法,并强调饮食质量的重要性。

美国14分钟前

倾听你的心脏:早期发现心脏疾病

本文系统阐述了心脏病的成因、早期检测方法及预防措施,通过医学知识与患者心声结合的方式,强调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胆固醇、关注身体预警信号的重要性,并提出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脏疾病的关键。文章覆盖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等专业概念,同时包含患者真实感受与医生建议,为读者提供完整的疾病认知框架。

印度尼西亚16分钟前

健康心脏计划助力西维萨亚斯

世界卫生组织菲律宾分部与当地卫生部门启动健康心脏计划扩展项目,覆盖阿克兰、安蒂克及伊洛伊洛省剩余地区。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伊洛伊洛省试点地区帮助2.5万名成年人控制血压,通过系统化技术包和电子登记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计划2024年覆盖西维萨亚斯43个市镇中的39个及全部安蒂克和阿克兰省份,旨在通过社区行动降低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

菲律宾17分钟前

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风?四个可能的原因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65岁以下人群的中风发病率上升15%。密苏里大学健康中心神经血管专家阿德南·库雷希博士指出,年轻成年人虽整体风险仍低于老年人,但每10名中风患者中约2人为年轻人。文章分析了年轻群体中风率上升的四大成因:未被发现的心脏问题、癌症发病率上升、育龄期女性相关风险、人口结构变化,并提出通过早筛早治降低风险的应对方案。

美国3小时前

犹他州家庭为儿子寻找骨髓捐献者 社区自发形成援助网络

3岁男孩Kiri Duke-Rosati被诊断患有罕见脑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症,犹他州社区自发组织骨髓捐献者筛查活动,20天内促成全国骨髓捐献计划(NMDP)新增近万名志愿者。该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需要匹配捐献者进行骨髓移植治疗。患者父母分别具有欧洲和柬埔寨血统,混血背景使匹配难度增加。全国骨髓捐献计划数据显示,75%患者需依赖非亲属匹配,此次社区动员创造了单日455人注册的纪录。

美国14分钟前

星形胶质细胞蛋白RTP801或导致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下降

巴塞罗那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RTP801蛋白通过破坏GABA能神经元连接和驱动神经炎症,显著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衰退。通过基因疗法沉默该蛋白可恢复部分γ-氨基丁酸水平,改善神经网络过度连接,为靶向星形胶质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方向。研究揭示了神经炎症与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策略。

西班牙1小时前

突破性脑扫描技术可在症状出现前检测阿尔茨海默病

牛津脑部诊断公司开发的皮层紊乱测量(CDM)技术通过分析MRI扫描,可在症状出现前数年检测阿尔茨海默病。该技术已被美国FDA认定为"突破性设备",通过分析记忆、决策和语言相关脑区结构紊乱,结合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微观数据与MRI的关联,为5500万痴呆症患者提供早期干预窗口。

英国1小时前

新研究发现这种简单行为或可预防痴呆症

西北大学研究揭示超级老年人通过频繁社交和参与有意义活动保持记忆能力,其大脑皮层更厚、神经元更大且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具有抵抗力,研究显示健康习惯并非关键因素,社会互动和兴趣爱好才是延缓认知衰退的核心机制。该发现为预防老年痴呆提供了新的干预方向。

美国2小时前

痴呆症的各阶段及各阶段应对指南

文章系统阐述了痴呆症的三阶段发展特征,涵盖早期认知衰退、中期行为异常到晚期全面依赖护理的完整病程,通过症状分级与护理策略对应,为照护者提供循序渐进的专业指导,特别强调非线性病程管理的复杂性及环境因素对症状波动的影响。

美国2小时前

NHS试验“机器人护理员”在家看护痴呆症患者

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启动"机器人护理员"试点项目,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控痴呆症患者居家活动。该系统能检测睡眠质量、日常行为模式及健康指标,可提前发现感染征兆并优化用药方案,项目计划今年9月扩展至100名患者。此技术由帝国理工学院与医疗团队联合开发,旨在帮助痴呆症患者延长居家生活时间。

英国2小时前

高通量筛选:测试数百万分子寻找被忽视疾病药物

本文详细解析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被忽视疾病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介绍韩国巴斯德研究所与DNDi合作开展的数百万化合物筛选项目,揭示从微小实验环境构建到机器学习应用的全流程挑战,以及通过国际合作推进克氏锥虫病、黑热病治疗的突破性进展,涵盖技术细节、筛选效率、后续药物优化及成功案例。

韩国31分钟前

EMA授予ReAlta Life Sciences的pegtarazimod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孤儿药资格认定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正式授予ReAlta Life Sciences公司研发的pegtarazimod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孤儿药资格认定。该药物已在美国、德国、西班牙开展针对类固醇难治性急性GvHD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其通过双重靶向机制调控中性粒细胞和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望为这类重症患者提供突破性疗法。

美国35分钟前

梅根·特雷纳大幅减重60磅后,在新TikTok视频中引发热议

美国流行歌手梅根·特雷纳在完成60磅减重后,通过尝试"妮琪·米娜高中挑战"的TikTok视频引发网络热议。文章详细披露了其通过科学健身、生物改造、医疗指导实现健康转型的全过程,包含其接受乳腺手术和使用GLP-1药物减重的亲身经历,完整呈现了产后身材管理的医学实践与社会争议。

美国36分钟前

EMA授予佩格他扎莫德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孤儿药资格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瑞艾塔生命科学公司研发的佩格他扎莫德(RLS-0071)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孤儿药资格。该认证基于正在进行的AURORA二期临床试验数据,该药物通过双重靶向机制抑制中性粒细胞和补体介导的炎症,在类固醇难治性急性GVHD患者中展现治疗潜力。美国FDA此前已授予其同类孤儿药资格及快速通道认证,全球多中心试验预计2026年公布后续数据。

欧洲37分钟前

开放标签二期试验报告:risdiplam促进早期运动里程碑

本研究对26名携带SMN2基因拷贝的无症状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婴儿进行risdiplam开放标签二期试验,结果显示81%的患儿在24月龄时可独立行走,其中30秒独立坐姿达标率达81%。研究证实症状前治疗显著改善预后,但携带2个SMN2拷贝的患儿仍存在临床缺陷,提示需优化治疗方案。该成果为RNA靶向小分子药物治疗遗传病提供了临床验证。

美国37分钟前

尼日利亚科学家阿科莫拉费声称发现脑癌治疗新方案

尼日利亚裔美国科学家阿科莫拉费在研究中发现,FDA批准的抗过敏药物右旋溴苯那敏(Dexbrom)可显著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该药物对替莫唑胺耐药和敏感细胞均有效,联合用药能触发凋亡、焦亡和自噬三种细胞死亡机制,为脑癌治疗提供新思路。该药物作为已上市安全药物,有望加速临床试验进程。

尼日利亚38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