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evenamide(一种由Newron Pharmaceuticals开发的谷氨酸调节剂)通过独特作用机制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功能障碍,可能开辟全新治疗路径。匹兹堡大学团队利用神经发育性甲基偶氮亚甲基乙酸酯(MAM)动物模型证实,该化合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和认知症状均具治疗潜力。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影响全球约1%人群的神经发育障碍,现有以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针对阳性症状。研究发现,边缘系统海马体过度兴奋是精神分裂症关键病理状态,而evenamide作为选择性电压门控钠通道阻滞剂,能特异性靶向该过度兴奋性并抑制过度活跃神经元。
时间进程分析显示,evenamide单次给药后疗效在其消除后仍持续存在,提示可能影响神经可塑性。当前研究证实该化合物无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靶点活性,能校正NMDA功能低下引发的突触谷氨酸过量。
作为主要作者,匹兹堡大学神经科学系Daniela L. Uliana解释:“MAM模型通过在妊娠第17天(对应人类妊娠中期)向孕鼠注射MAM,模拟孕期脆弱期损伤导致成年后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升高的病理过程。该模型大鼠表现出与精神分裂症一致的解剖、行为、神经化学和生理改变。”
资深作者Anthony A. Grace教授指出:“evenamide通过减少海马体过度兴奋性这一精神分裂症核心缺陷发挥治疗作用,相较传统D2阻断剂,其优势在于既能调节多巴胺过度活跃状态而不引发D2相关副作用,又可改善D2靶向药物无法有效治疗的行为缺陷。”
研究显示evenamide在MAM模型中改善识别记忆的表现,提示可能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当前D2受体拮抗剂对认知症状疗效有限,evenamide或可突破现有治疗瓶颈。Newron公司首席医学官Ravi Anand补充:“该研究解释了evenamide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II期和III期试验结果。MAM模型的长效效应与TR患者治疗一年后持续改善一致,III期试验显示evenamide在难治性患者中显著改善PANSS总分及临床反应率。”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