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CAD)——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 Causes, Symptoms, Diagnosis & Treatment

心脑血管 / 来源:www.vhtc.org美国 - 英语2025-09-04 21:42:46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32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机制、风险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指出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可逆风险因素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文章详述了从血清脂质检测到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诊疗体系,并强调地中海饮食和定期运动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医学界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00mg/d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保持60mg/dL以上。
冠状动脉疾病CAD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风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心脏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冠状动脉疾病(CAD)——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CAD),又称冠状动脉功能障碍,是全球首要致死原因。当为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内脂肪斑块堆积)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时,血流受限引发缺血(供氧不足),可能产生心绞痛(胸痛)、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或死亡。

深入理解CAD对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因其多数风险因素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进行管理。

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机制

  • 正常动脉:具有弹性的冠状动脉负责输送富氧血液至心脏
  • 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脂肪、钙质等物质在动脉壁内累积形成斑块
  • 疾病进展:斑块硬化导致动脉狭窄,限制血液供应
  • 并发症:斑块破裂可能形成血栓,完全阻断血流引发心肌梗死
  • 关键认知:CAD是进展性疾病,常在症状显现前已静默发展数年

CAD风险因素分类

不可逆风险因素

  •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后风险上升
  • 性别:男性风险更高,但女性绝经后风险增加
  • 种族:南亚人群易感性较高
  • 家族史:遗传基因增加患病概率

可逆风险因素

  • 糖尿病
  • 高血压
  • 吸烟
  • 肥胖
  • 缺乏运动
  • 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 代谢综合征

特别提示:虽然无法改变遗传或年龄,但调整生活方式可显著降低风险

CAD临床表现

CAD在动脉显著狭窄前常无症状,心肌缺氧引发症状:

心肌缺血

  • 定义:心肌供氧不足
  • 症状
  • 胸闷或胸痛
  • 疲劳
  • 呼吸困难

心绞痛

  • 定义:心肌缺血所致胸痛
  • 类型
  • 稳定型心绞痛:活动时发作,休息可缓解
  • 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息时发作,预示心脏病发作先兆
  • 症状
  • 胸痛/压迫感(放射至颌部、颈部、手臂或背部)
  • 呼吸急促
  • 疲劳、出汗、恶心

心肌梗死

  • 定义: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 症状
  • 剧烈压榨性胸痛
  • 硝酸甘油或休息无法缓解
  • 冷汗、眩晕、意识丧失
  • 关键区分:缺血=氧减少;梗死=心肌细胞死亡

CAD诊断方法

1. 血脂检测

  • 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促进斑块形成
  • 目标水平:<100 mg/dL
  • 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清除血管胆固醇
  • 目标水平:>60 mg/dL
  • 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CAD风险

2. 心电图(ECG)

  • 检测心脏电活动变化
  • 关键发现:ST段或T波改变提示缺血或梗死

3. 其他诊断技术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
  • 负荷试验:运动时监测ECG变化
  • 冠状动脉造影:可视化冠状动脉阻塞

CAD治疗方案

管理目标为缓解症状、预防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

1. 生活方式干预

  • 心脏健康饮食:低钠、低脂、高纤维
  • 规律运动
  • 中等强度每周75分钟
  • 或剧烈强度每周150分钟
  • 戒烟:降低斑块进展风险
  • 压力管理:冥想、瑜伽、放松疗法

2. 药物治疗

  • 他汀类药物:降低LDL胆固醇
  • 抗高血压药: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ARB
  •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减少血栓形成
  • 硝酸酯类:缓解心绞痛

3. 手术治疗

  • 冠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开通狭窄动脉
  •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使用血管移植物绕过阻塞部位

CAD预防措施

预防策略可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

  •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
  • 戒烟
  • 平衡饮食(富含水果、蔬菜、ω-3脂肪酸)
  • 规律运动
  • 维持健康体重
  • 定期检查胆固醇和血压

脂蛋白对比表

胆固醇类型 全称 绰号 目标水平 对心脏健康影响
LDL 低密度脂蛋白 坏胆固醇 <100 mg/dL 沉积脂肪→动脉粥样硬化
HDL 高密度脂蛋白 好胆固醇 >60 mg/dL 清除胆固醇→保护作用

结论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可预防却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通过早期识别风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筛查及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核心建议:降低LDL,提高HDL,规律运动,采用心脏健康饮食,戒烟

CAD常见问题

Q1:CAD主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脂肪斑块堆积)是首要原因。

Q2:CAD与心脏病发作的区别?

CAD是基础疾病(动脉阻塞),心脏病发作是血流完全中断导致的急性并发症。

Q3:CAD可逆转吗?

斑块无法完全逆转,但可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延缓或稳定进展。

Q4:CAD预防的最佳饮食?

地中海饮食(富含橄榄油、坚果、全谷物、蔬菜和鱼类)被认为是最具心脏保护作用。

Q5:CAD具有遗传性吗?

家族史增加风险,但生活方式干预仍可显著降低患病几率。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冠状动脉疾病指南:症状、病因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指南:症状、病因与治疗
  • Jack Osbourne回忆得知Ozzy Osbourne去世的时刻:‘悲伤与痛苦’Jack Osbourne回忆得知Ozzy Osbourne去世的时刻:‘悲伤与痛苦’
  • 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有效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有效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 阿司匹林或非最优选择 这种药物在预防心脏病方面更有效阿司匹林或非最优选择 这种药物在预防心脏病方面更有效
  • 抗凝血药物或比常用药物更有效预防心脏病发作抗凝血药物或比常用药物更有效预防心脏病发作
  • 研究显示血栓药物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可降低特定心脏病患者风险研究显示血栓药物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可降低特定心脏病患者风险
  •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 曼凯托 - 梅奥诊所健康系统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 曼凯托 - 梅奥诊所健康系统
  • 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预防特定心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预防特定心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
  • 肠道菌群来源的咪唑丙酸可预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脏代谢风险肠道菌群来源的咪唑丙酸可预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脏代谢风险
  • 新数据指导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新数据指导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
  • 冠状动脉疾病指南:症状、病因及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指南:症状、病因及治疗
  • 心脏专家呼吁PhilHealth扩大STEMI治疗包心脏专家呼吁PhilHealth扩大STEMI治疗包
  • 新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在预防心脏病及中风方面优于阿司匹林新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在预防心脏病及中风方面优于阿司匹林
  • 专家揭示身高与致命心脏病风险的关联专家揭示身高与致命心脏病风险的关联
  • 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能预防心脏病发作且无出血风险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能预防心脏病发作且无出血风险
  • 常规心脏CT扫描在左主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并无必要,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心脏CT扫描在左主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并无必要,试验结果表明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