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表现
- 胸痛或胸闷(尤其在体力活动时):疼痛通常位于胸骨中段或左侧,可能放射至肩部、颈部、下颌或左臂,休息后可缓解
- 呼吸急促
- 大量出汗伴心悸
- 头晕或晕厥
- 恶心或呕吐
冠状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
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病风险与多种危险因素呈正相关,患者具备的危险因素越多,患病概率越高。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
- 糖尿病
- 高胆固醇血症
- 高血压
- 腹型肥胖
- 久坐不动
- 吸烟
- 慢性压力
- 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
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法
当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时,医生会根据症状特征、严重程度、风险分层及病情进展选择诊断方案。关键诊断技术包括:
- 详细问诊及体格检查
- 心肌酶血液检测(提示心肌损伤)及危险因素筛查(糖尿病/高血脂)
- 静息及运动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大小、瓣膜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
- 冠状动脉造影(经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显影血管狭窄部位)
- 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心肌结构与血管功能)
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分为两大类:
- 不可控因素:年龄、家族史
- 可控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久坐、超重/肥胖
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包括恢复血流、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具体方案包括:
- 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
- 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
-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与血压
-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预防斑块形成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管理血压预防心衰
- 介入治疗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球囊扩张狭窄血管,可植入支架维持血流通畅
-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通过外科手术建立旁路血管绕过阻塞部位
- 生活方式干预
- 膳食管理: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及健康脂肪
- 运动处方: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
- 体重管理
- 戒烟干预
- 压力管理:通过瑜伽、冥想等放松技术调节情绪
冠状动脉疾病的预防策略
预防措施包括:
- 血压控制
- 血脂与甘油三酯管理
- 血糖调控(尤其糖尿病患者)
- 戒烟干预
- 体重管理
- 压力管理
- 定期心脏健康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常见问题解答
无症状者需要进行心脏检查吗?
是的。即便无症状,定期心脏筛查至关重要,因心脏疾病可能在突发心肌梗死或心衰前长期处于"隐匿"状态。
球囊血管成形术与搭桥手术如何选择?
球囊血管成形术(PCI)
优势:
- 微创手术恢复快
- 住院时间短
- 风险与费用较低
局限:
- 再狭窄风险较高
- 不适合多支血管病变
搭桥手术(CABG)
优势:
- 更适合多支血管病变
- 特定患者复发风险更低
- 可能获得更优长期预后
局限:
- 创伤较大风险较高
- 恢复期与住院时间较长
- 费用更高
冠状动脉疾病能否治愈?
目前尚无法治愈。该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导致的慢性病变,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并延缓进展,但无法完全治愈。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