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HealthDay新闻)——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胰腺癌风险可能与口腔中生活的微生物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于9月18日在《JAMA肿瘤学》(JAMA Oncology)上报告称,若口腔中存在27种特定细菌和真菌(包括部分与牙周病直接相关的种类),胰腺癌风险将增加三倍以上。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人口健康教授、共同资深作者理查德·海耶斯博士(Dr. Richard Hayes)在新闻稿中表示:“如今证据更加明确:刷牙和使用牙线不仅能预防牙周病,还可能起到防癌作用。”
研究人员在背景说明中指出,胰腺癌素有“隐形杀手”之称,因其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导致五年生存率仅为13%,成为致死率极高的癌症类型。
此前研究已证实,细菌可通过吞咽的唾液进入胰腺,从而增加口腔健康不佳者的癌症风险。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此前尚不明确具体哪些微生物直接促成胰腺癌。
本研究中,团队分析了来自两项大规模癌症筛查与预防研究的12.2万余名美国人的唾液样本。
研究团队甄选出445名胰腺癌确诊患者,将其唾液样本与随机抽取的445名健康人群样本进行对比。
研究人员鉴定出20种影响胰腺癌风险的细菌及4种真菌。
他们同时将胰腺癌与三种已知引发牙周病的细菌建立关联——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结节真杆菌(Eubacterium nodatum)和微小单胞菌(Parvimonas micra)。
研究结果显示,上述微生物组合整体使胰腺癌风险提升近3.5倍。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人口健康与医学教授、共同资深作者安智英(Jiyoung Ahn)在新闻稿中指出:“通过分析口腔细菌与真菌种群分布,肿瘤学家或可精准识别最需接受胰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
但研究人员强调,受限于观察性研究性质,本次成果无法在口腔健康与胰腺癌间确立直接因果关系。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探究口腔病毒是否参与癌症发生,以及口腔微生物组如何影响患者生存概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