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缺血性心脏病:因动脉粥样硬化阻塞导致心肌血流减少;包括慢性冠脉疾病(CCD)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流行病学:影响英国约230万人;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 病因:低密度脂蛋白(LDL)沉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尤其在劳力时。
- 风险因素:年龄、男性、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 临床特征:劳力性胸痛(压迫性不适)、呼吸困难;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劳力诱发疼痛,休息或硝酸甘油(GTN)5分钟内缓解。
- 检查: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Q波)、血脂谱、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血细胞计数(FBC)、甲状腺功能检测(TFTs);诊断需CT冠脉造影或侵入性血管造影。
- 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饮食、运动、体重控制、限酒);GTN用于急性疼痛;β受体阻滞剂或心率控制型钙通道阻滞剂(CCB)用于预防。
- 二级预防:终身服用阿司匹林、高强度他汀;合并症存在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优化血压和血糖控制。
- 血运重建:药物难治性症状或单支血管病变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复杂或多支血管病变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 并发症: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下降。
引言
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导致心肌氧供血流减少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涵盖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本文聚焦慢性冠脉疾病(CCD)。
CCD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据估计影响英国约230万人1。
病因
CCD由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引起的冠状动脉主干阻塞所致2-3。
动脉粥样硬化涉及脂肪物质(主要是LDL颗粒)在动脉壁内沉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使动脉管腔狭窄,限制血流。
当狭窄程度显著时,心脏供血区域将无法获得充足血供,尤其在需求增加时3。
风险因素
CCD的风险因素包括:
- 年龄增长
- 男性
- 心脏病家族史
- 吸烟
- 高脂血症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肥胖2, 4-5
临床特征
病史
CCD的典型症状包括:
- 胸痛:通常为压迫性不适
- 劳力性呼吸困难1-2, 5
稳定型心绞痛
典型心绞痛表现为:
- 胸部、下颌、颈部、手臂或肩部出现压迫性不适
- 由运动诱发
- 休息或硝酸甘油(GTN)约5分钟内缓解4
病史采集还需关注:
- 既往病史:已知心脏病史
- 家族史:一级亲属心脏病史
- 社会史:包括吸烟、饮酒、药物使用、饮食、运动习惯、职业及生活自理能力
临床检查
疑似CCD时需进行全面心血管检查。正常检查结果不能排除慢性冠脉疾病。
检查发现通常非特异性,但可能包括:
- 黄斑瘤、角膜弓或黄色瘤:提示高脂血症
- 外周脉搏减弱
- 血管杂音
鉴别诊断
需考虑的CCD鉴别诊断包括:
| 系统 | 鉴别诊断 |
|---|---|
| 心血管 | -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STEMI、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 变异型心绞痛(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 心包炎 - 心肌炎 - 瓣膜性心脏病 - 心律失常 |
| 呼吸 | - 肺炎 - 气胸 - 肺栓塞 |
| 胃肠 | - 胃食管反流病 - 食管炎 |
| 肌肉骨骼 | - 肋软骨炎 |
检查
床边检查
相关床边检查包括:
- 基本生命体征
- 体重指数(BMI)
- 12导联心电图(ECG):识别心律及缺血性改变2-3, 5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可包括:
- 病理性Q波:>0.04秒宽或>2毫米深
- ST-T改变:包括ST段抬高、压低或T波倒置
正常心电图不能排除CCD诊断。
实验室检查
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
- 全血细胞计数(FBC):排除贫血(可加重CCD)
- 尿素和电解质(U&Es):评估基础肾功能
- 肝功能检测(LFTs):评估基础肝功能
- 血脂谱:测量胆固醇(HDL和LDL)及甘油三酯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若升高(≥42 mmol/mol),提示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检测(TFTs):排除甲状腺疾病(可加重CCD)2-3, 5
影像学
相关影像学包括:
- 胸部X光:疑诊呼吸系统疾病时
- 超声心动图:识别心壁运动异常(反映缺血或既往心肌梗死),并排除瓣膜病;正常结果不能排除CCS诊断。
- 心脏磁共振:当超声心动图结果不明确时,识别既往梗死区域。
- CT冠脉造影:通过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无创可视化冠状动脉。提供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并使用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狭窄程度2-3, 5。
其他检查
其他相关检查包括:
- 心脏负荷超声心动图:通过运动(如跑步机或固定自行车)或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脏负荷,同步监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诱发的心壁运动异常提示潜在冠脉疾病。
- 负荷灌注MRI扫描:静脉注射药物(瑞格素)识别灌注减少区域,指示潜在冠脉疾病。
- 侵入性冠脉造影:金标准,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使用X线透视观察冠状动脉血流;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狭窄严重程度2-3, 5。
管理
保守管理
CCD的保守管理包括:
- 患者教育:改善自我护理及对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的依从性
- 戒烟建议(如适用)
- 减少饮酒(如适用):控制在推荐每周14单位内
- 维持健康体重:目标BMI 18.5–24.9 kg/m²
- 规律运动并减少久坐时间
- 心脏保护性饮食:包含全谷物、坚果、多脂鱼及每日至少五份果蔬,限制高脂、高盐或高糖食物2, 4-6
药物管理
急性症状管理
心绞痛急性缓解的首要管理是舌下含服GTN。
GTN可用于诊断,应在胸痛发作时或已知诱因活动前预防性使用2, 4-5。
GTN使用
出现胸痛不适时,应立即使用GTN并停止诱因活动休息。
若不适5分钟内未缓解,可使用第二剂。
若不适加重或第二剂后5分钟仍未缓解,应呼叫救护车4。
长期症状管理
心绞痛的预防包括:
- β受体阻滞剂或
- 心率控制型钙通道阻滞剂(CCB),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䓬4-5
若症状控制不佳或一线药物不耐受,二线治疗需基于初始药物调整:
- 已用β受体阻滞剂者:可选非心率控制型CCB(如氨氯地平或缓释硝苯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或尼可地尔
- 已用心率控制型CCB者:可选长效硝酸盐(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或雷诺嗪(若有低血压顾虑)4-5
若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和心率控制型CCB不耐受,考虑伊伐布雷定用于心率控制。
二级预防
CCD的二级预防包括:
- 阿司匹林:终身服用。若禁忌,通常改用氯吡格雷。
- 他汀:所有患者终身服用高强度他汀,目标非HDL胆固醇降低≥40%。
- ACE抑制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或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者使用。
- 合并症优化控制:包括血压和血糖2, 4-5
血运重建
血运重建通常适用于药物管理无法充分控制症状的患者。
血运重建选项包括: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局部麻醉下微创操作,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行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常用于不适合手术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使用心肺旁路将移植血管外科缝合。推荐用于复杂或严重病变且不适合支架置入的患者2-3。
并发症
CCD的并发症可包括: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猝死
- 焦虑和抑郁
- 生活质量下降4
审阅者
安德鲁·麦克劳德博士
心脏病学顾问医师
编辑
詹姆斯·斯克里文博士
参考文献
1 英国心脏基金会. 冠心病. 2024.
2 BMJ最佳实践. 慢性冠脉疾病. 2024.
3 Springer. 缺血性心脏病:从诊断到治疗. 2023.
4 NICE. 心绞痛. 2025.
5 欧洲心脏病学会. 2024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由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脉综合征工作组制定,获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认可. 欧洲心脏杂志. 2024.
6 NICE.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降低,包括脂质修饰. 2023.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