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无益处Beta-blockers Not Helpful After MI in Patients With Preserved EF | tctmd.com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tctmd.com美国 - 英语2025-11-13 13:22:42 - 阅读时长6分钟 - 2932字
一项针对近18,000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的大型元分析表明,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不使用相比,在降低全因死亡、再梗死或心力衰竭风险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这一突破性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公布,挑战了现行指南对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推荐。多位心脏病学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将促使临床指南更新,改变长期沿用的治疗模式,但同时也强调需要个体化评估,对射血分数低、心房颤动等特定高风险患者仍应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避免过度简化治疗建议。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剂无益处元分析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停药急性冠脉综合征全因死亡心力衰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CEIARB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无益处

专家表示,这项元分析证实有必要更新指南并改变长期沿用的临床实践模式

一项可能改变临床范式的元分析表明,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梗死患者,β受体阻滞剂并未提供临床益处。

该研究结果本周在线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发表。资深作者Borja Ibáñez博士(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向TCTMD表示,这些发现在一个充斥着大量且常常相互矛盾数据的领域给出了"最终结论"。

在REBOOT、BETAMI-DANBLOCK、REDUCE-AMI和CAPITAL-RCT试验中,对近18,000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在中位随访3.6年期间,与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策略相比,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未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这一主要复合终点的发生率(8.1% vs 8.3%;风险比[HR] 0.97;95%置信区间[CI] 0.87-1.07)。

目前的美国指南建议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和再梗死风险(1类推荐,证据水平A);欧洲指南则建议对所有ACS患者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无论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如何(IIa类推荐,证据水平B)。但这些推荐所依据的数据已有数十年历史,通常来自药物洗脱支架(DES)介入治疗和当代指南指导药物治疗等技术进步之前的研究所获得的数据。

Ibáñez表示:"在少数情况下,这显然是钉在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他引用了此处研究的"可靠"的患者个体水平数据。他预计下一版ACS指南将反映这些新数据。

他继续说道:"在心脏病学领域,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发生。"他指的是过去被证明有益且长期使用的某些干预措施或疗法,但随着基础治疗和其他护理方面的改进,这些措施或疗法已不再有益。

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Sripal Bangalore博士此前曾质疑β受体阻滞剂在这一人群中的必要性,他表示赞同:"这正是为什么在我们的领域中这如此重要,"他说。"我们早在十多年前就指出,我们所治疗的心肌梗死类型和我们拥有的疗法已经与过去不同。这将再次强化一个观点,即我们需要不断重新评估一些我们一直推动的疗法,而这些疗法是基于数十年前进行的试验。"

Bangalore继续说,这些新数据"终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答案非常明确:如果你患有心肌梗死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没有任何益处。"

结果无差异

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Anna Meta Dyrvig Kristensen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五项试验中17,801名患者的个体水平数据(中位年龄62岁;20.7%为女性),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β受体阻滞剂组(49.6%)或非β受体阻滞剂组(50.4%)。8.1%的患者有既往心肌梗死史,2%患有心房颤动。近一半(45.7%)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94.4%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主要终点的总体发生率为每100人年2.41例。在排除使用非裁定终点的REDUCE-AMI试验后,两组治疗组之间的风险没有差异(HR 0.97;95% CI 0.86-1.10)。

"答案非常明确:如果你患有心肌梗死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没有任何益处。" Sripal Bangalore

在任何单一终点方面,两组之间均未观察到差异:全因死亡(HR 1.04;95% CI 0.89-1.21)、心肌梗死(HR 0.89;95% CI 0.77-1.03)或心力衰竭(HR 0.87;95% CI 0.64-1.19)。在所有亚组和敏感性分析中,这些结果均保持一致。

缺血性卒中和高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也相当。

近年来发表的各个独立试验均描绘了一幅与常规实践相矛盾的β受体阻滞剂图景,其中BETAMI-DANBLOCK试验尤为突出,显示这些药物可能对LVEF在40-49%之间的患者有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将所有这些试验汇集起来并进行患者个体数据元分析以获得最终答案极为相关,"Ibáñez说,并补充说LVEF的临界值应设定为至少50%。

"全球立即采纳"

他表示:"这将在全球范围内立即得到采纳——不仅适用于今后心肌梗死后出院的患者,他们将不再被处方β受体阻滞剂——而且也适用于已经服用β受体阻滞剂多年的患者。我认为其中大多数人也将停用β受体阻滞剂。"

Ibáñez还指出,这对因高血压而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也将产生影响,他引用了当前高血压指南中推荐对既往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内容。"也许对于这些因高血压而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他们将改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我们知道这些药物具有更强的益处,"他建议道。

然而,他强调患者在未先咨询医生的情况下不应自行停用β受体阻滞剂。"我们知道β受体阻滞剂对其他人群仍然有益,例如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低的患者或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控制心率,"Ibáñez说。

"信息不应该是'心肌梗死后停用β受体阻滞剂',而是'仅在残余缺血和心律失常风险真正最小时考虑停药'。" Johanne Silvain

巴黎索邦大学的Johanne Silvain博士此前曾领导ABYSS试验,该试验显示在心肌梗死后患者中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存在潜在安全风险,他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他在给TCTMD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我担心总体信息可能有些过于简化,因为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心肌梗死后从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明显获益。我的担忧是,目前的叙述可能会将β受体阻滞剂停药描述为普遍安全,而实际上这只适用于一小部分经过精心挑选的低风险患者。许多其他患者——那些梗死面积较大、左心室功能轻度障碍、血运重建不完全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仍能获得明确益处。在这些亚组中,停药可能有害。"

Silvain继续说道,关键是要细致解读这些数据。"信息不应该是'心肌梗死后停用β受体阻滞剂',而是'仅在残余缺血和心律失常风险真正最小时考虑停药'。"

作者:Yael L. Maxwell(Fellows Forum版块编辑)

Yael L. Maxwell是TCTMD的高级医学记者,也是TCTMD的Fellows Forum版块责任编辑。

参考文献
  • Kristensen AMD, Rossello X, Atar D, 等.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使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25;在线发表.
利益冲突声明
  • Ibáñez、Kristensen和Bangalore报告无相关利益冲突。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GLP-1药物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心梗后β-阻滞剂使用、带状疱疹疫苗及其他欧洲心脏病学会2025年会议成果GLP-1药物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心梗后β-阻滞剂使用、带状疱疹疫苗及其他欧洲心脏病学会2025年会议成果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MINOCA)的临床结果对比:基于TriNetX研究网络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MINOCA)的临床结果对比:基于TriNetX研究网络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性别差异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性别差异
  • 每位成年ICU患者都应接受基因检测每位成年ICU患者都应接受基因检测
  • 研究揭示常见心力衰竭的重大成因研究揭示常见心力衰竭的重大成因
  • 高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不良预后相关高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不良预后相关
  • 冠状动脉疾病和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风险患者的筛查与干预策略可能性冠状动脉疾病和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风险患者的筛查与干预策略可能性
  • 基因检测在成人中并不常见 研究表明应该普及基因检测在成人中并不常见 研究表明应该普及
  • 早期节律控制疗法对有无糖尿病和肥胖的房颤患者均有效早期节律控制疗法对有无糖尿病和肥胖的房颤患者均有效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