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乳酸/白蛋白比值是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8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证据评级:2级(良好)
心房颤动(AF)是危重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表现出更高的临床严重程度,这使预后评估变得复杂。由于传统预后指标可能无法完全捕捉这一病情的复杂性,乳酸/白蛋白比值(LAR)——一种代谢应激和营养状况的复合标志物——已被提出用于提高预后评估的精确性。LAR的作用已在普通重症监护病房(ICU)人群中得到研究,但尚未专门针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重患者进行研究。本研究调查了LAR与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了2008年至2022年间重症监护医学信息集市IV(MIMIC-IV)数据库的数据,纳入了18岁以上且在ICU入院后24小时内获得LAR值的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根据28天院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存活组和非存活组。主要终点是ICU入院后28天内的死亡率。研究共纳入1087名患者(平均[标准差]年龄=76.78[11.35]岁,478名[43.97%]为女性),其中839名患者存活,248名患者死亡,28天死亡率为22.8%。与存活者相比,非存活者的LAR值更高(0.74 vs. 0.52,p<0.001)。LAR升高与28天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校正风险比HR 1.03,95%置信区间CI 1.01-1.06)。此外,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相比,LAR具有更优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UC] 0.661)。LAR值高(>0.605)的参与者相比LAR值低(<0.605)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更高(HR 2.55,95%CI 1.97-3.30)。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LAR是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危重患者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突显了其在此类人群中进行风险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的潜力。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
【全文结束】

